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疮,痈肿,瘰疬。①《本草拾遗》:"调中止泄。"②《本草图经》:"敷疮毒。"③《滇南本草》:"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丹毒。"④《纲目》:"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⑤《本草正》:"疗痈肿、喉痹,除周身寒湿、恶疮。"⑥《生草药性备要》:"消毒疮、疔疮,炙汁涂敷之,煲酒亦可。"⑦《本草再新》:"祛湿热,利筋骨。"⑧《陆川本草》:"治脚气。"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心胃气痛,肾炎。"⑩《江西草药》;"杀虫解毒。治瘰疬,小儿疳积。"⑾《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治风湿性关节炎,腹痛,消化不良,膀胱炎。"
1、预防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鱼腥草、夏枯草、海金沙、车前草、大青、贯众、马兰各3钱。流行季节,每天1剂,煎水当茶饮。2、钩端螺旋体病:土茯苓2两、甘草3钱,水煎服,每日1剂。病情较重而体质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5两。若高热、症重者可适当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3、慢性期布鲁氏菌病:土茯苓1两,防风1钱,木瓜、没药、当归各3钱,金银花4钱。水煎,早晚各服1次,每日1剂。10天为一个疗程。隔5~7天继续服第二个疗程。
1.治疗梅毒及隐性梅毒,其血清阴转率在90%上下。其中晚期现症梅毒的治愈率为50%左右。对晚期麻痹性痴呆,不仅脑脊液康、华氏反应转阴,而且精神症状亦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对于小儿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效果亦佳。用量:成人每日用土茯苓1.5-2两,水煎,2-3次分服,以10-20日为1疗程。但亦有每日量用至2-8两的,疗程有长达2个月的。
2.预防用100%煎液内服,3岁以下每日30-50ml,3-5岁50-60ml,分3次服,连服3日。或制成注射液行肌肉注射。以上剂量亦可作为治疗之用。
3.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每日用4-8两煎服,或再以煎液作保留灌肠,7日为1疗程。
4.治疗急慢性肾炎:每日3两,水煎,分3次服。退肿作用较好,服后小便增加。亦有用于治疗肾盂肾炎、肾结核的报道。
5.治疗颈淋巴结核:每日用鲜品1斤,水煎分2次服。
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