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
清热,消肿,解毒。治风热惊痫,消渴,喉痹,痄腮,瘰疬,痈肿,痔疮,脱肛,蜈蚣咬伤。①《别录》:"主贼风歪僻腕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痫。"②《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③《品汇精要》:"祛风热,消疮肿。"④《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衄,通耳聋,治诸种毒痔漏,制蜈蚣蝎虿毒。"⑤《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者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⑥《玉楸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⑦《医韩纂要》:"治血风疮及杨梅疮。"⑧《黑龙江中药》:"通乳。"
①治小儿用胎热撮口: 蜗中子一十枚(去壳细研如泥),莳萝末半分。上药,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圣惠方》)②治消褐引饮不止: 一、蜗牛十四枚,形圆丽大者。以水三合,密器浸一宿,取水饮之。(《海上集验方》)二、蜗牛(焙)二两,蛤粉、龙胆草、桑根白皮(炒)各二钱半。研末,每服一钱,榴叶汤下。(《圣惠方》)③治小便不通:蜗牛捣贴脐下, 以手摩之。加麝香少许更妙。 (《简易方论》)④治小便不通: 蜗牛五钱。水煎,曰服三次。《吉林中草》⑤治血热冲肺,鼻出血不止: 蜗牛(焙干)一分,乌贼鱼骨半钱。上二味,捣研为散,含水一口,XU一字入鼻内。(《圣济总录》蜗牛散)⑥治喉痹: 一、蜗牛绵裹,水浸含咽。 (《纲目》)二、蜗牛七枚,白梅三枚(取肉)。 同研烂,绵裹如枣核大,含咽。(《圣惠方》)⑦治无名肿毒: 鲜蜗牛一两,马齿苑一两,陈石灰一两。共捣烂,敷患处。(《吉林中草药》)⑧治疗毒: 蜗牛适量,捣碎,敷患处。 (《吉林中草药》)⑨治瘰疠未溃: 连壳蜗牛七个,丁香七粒。同烧研,纸花贴之。 (《世医得效方》)⑩治瘰疠,溃与未溃,皆可贴: 蜗牛不拘多少,以竹索串,瓦上晒干,烧存性,为末,入轻粉少许,猪骨髓调,用纸花量病大小贴之。 (《三因方》蜗牛散)(11)治发背: 蜗牛一百个,活者。 以一升净瓶入蜗牛,用新汲水一盏,浸瓶中,封系,自晚至明,取出蜗牛放之,其水如涎。将真蛤粉不以多少,旋调敷,以鸡朝扫之疮上,日可十余度。(名姚僧坦集验方》)(12)治烂脚: 蜗牛一个。放冰片少许于壳内后,用此蜗牛水搽。 (江西《草药手册》)(13)治耳腮ZHA肿及喉下诸肿: 蜗牛同面研敷之。 (《纲目》)(14)治眼热生淫肤赤白翳 生蜗牛二枚。纳少许朱砂末于中,微火上炙令沸,以绵换取,以敷眼上,数敷。 (《圣惠方》)(15)治痔疮: 蜗牛一枚,麝香三分。用小砂合子,盛蜗中,以麝香掺之,次早取汁,涂痔处。 (〈济生方》蜗牛膏)(16)治脱肛: 蜗牛一两,诃子五钱。焙干,研细末,用猪油调匀,敷患处。 (《吉林中草药》)(17)治蜈蚣咬: 蜗牛挎取汁,滴入咬处。(《圣惠方》)(18)治耳聋: 蜗牛子一分,石胆一分,钟乳一分。同细研,用一瓷瓶盛之,以炭火烧令通赤,候冷取出,研入龙脑少许,每用油引药少许入耳。(《圣惠方》)
1.《纲目》:蜗牛所主诸病,大抵取其解热消毒之功耳。

2.《别录》:主贼风歪邪,大肠脱肛,筋急及惊痫。

3.《药性论》:生研取服,止消渴。

4.《品汇精要》:祛风热,消疮肿。

5.《纲目》: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止鼻出血,通耳聋,治诸肿毒痔漏,制蜈蚣蝎毒。

6.《本草新编》:善杀虫,以活着投麻油中,自化为油,涂虫疮。

7.《玉揪药解》:利水泄火,消肿败毒,去湿清热。

8.《医林纂要》:治血风疮及杨梅疮。

9.《黑龙江中药》:通乳。


用量:内服:煎汤,30~60g,或捣汁、焙干研末。外用:捣敷或焙干研末调敷。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