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散瘀;消肿解毒。主湿热黄疸;产后瘀滞腹痛;筋骨损伤,痈肿疔毒;漆毒
①治骨节离脱:生蟹捣烂,以热酒顾入,连放数碗,其渣涂之,半日内,骨内谷谷有声即好,干蟹烧灰,酒服亦好。(《唐瑶经验方》)②治跌打骨折筋断:螃蟹,焙干研末,每次三至四钱,酒送服。(《泉州本草》合骨散)③治小儿解颅:蟹螯并白及烂捣,涂囱上。(《本草衍义》)④治湿热黄疸:蟹烧存性研末,酒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日服二次。(《濒湖集简方》)⑤治疥癣:螃蟹焙干研末,调猪脂敷患处。(《泉州本草》)⑥治漆疮延及满身:捣烂生蟹涂之。又可敷疥疮湿癣之久不愈者。(《肘后方》)⑦治妇人产后儿枕疼:山螃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干,热烧酒服,良效。(《滇南本草》)
1.《本经》:主胸中邪气热结痛,歪僻面肿。
2.《本草经集注》:杀莨菪毒。
3.《别录》:解结散血,愈漆疮,养筋益气。
4. 崔禹锡《食经》:主查鼻恶血,明目醒酒。
5. 孟诜:主散诸热,治胃气,理筋脉,消食。醋食之,利胶节,主五脏中烦闷气。
6.《本草拾遗》:蟹脚中髓、脑.壳中黄,并能续断绝筋骨,取碎之微熬,纳疮中筋即连也。
7.《日华子本草》:治产后肚痛血不下,并酒服;筋骨折伤,生捣炒署良。
8.《滇南本草》:山螃蟹强壮筋骨,并能横行络分。
9.《纲目》:治疟及黄疸;捣膏涂疥疮癣疮;捣汁滴耳聋。盐蟹汁,治喉风肿痛,湖含细咽即消。
10.《本经逢原》:生捣涂火烫。
11.《随息居饮食谱》: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或入丸剂,5-10g。外用:适量,鲜口捣敷;或绞汁滴耳;焙干研末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