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①治风热咳嗽:阳桃鲜食。(《泉州本草》)②通石淋:阳桃三至五枚,和蜜煎汤服。(《泉州本草》)③治疟母痞块:阳桃五至八枚,捣烂绞汁。每服一杯,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1.《纲目》:主治风热,生津止渴。
2.《岭南杂记》:能解肉食之毒。又能解岚瘴。
3.《纲目拾遗》:脯之或白蜜渍之,不服水土与疟者皆可治。
4.《岭南采药录》:止渴解烦,除热,利小便,除小儿口烂,治蛇咬伤症。
5.《陆川本草》:疏滞,解毒,凉血。治口烂,牙痛。
6.《广西中药志》:解酒毒,消积滞。
用量:均为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