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血热,消肿,止痛。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并治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①《纲目》:"治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②《中药志》:"散血热,消肿毒。治痈疽,恶疮。"
1、面神经麻痹:马钱子湿润后,切成薄片(18~24片约重1钱2分),排列在胶布上,贴在患侧面部。约7~10天换药1次,至恢复正常为止。2、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麻痹丸),马钱子(砂炒)、川萆薢、牛膝、木瓜、乌蛇肉、续断、蜈蚣、淫羊藿(炙)、当归、肉苁蓉、金毛狗脊、海螵蛸各1两,菟丝子(炒)1.5两,僵蚕2两。制成水泛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下。每次用量1~4岁10丸,4~8岁20丸,8岁以上儿童30丸,成人40丸。本药对增强麻痹肌群的肌力,恢复关节活动有一定效果,但对畸形的矫正作用不大。3、骨折:制马钱子1份,枳壳2份,共研粉。每服2克,每日3次。1日极量8克。儿童慎用。一般肿胀、疼痛在1周内消退,骨痂在10~15天开始形成。4、皮肤癌:马钱子8两(水煎刮去皮毛,切片晒干),蜈蚣30条,天花粉、细辛各3钱,蒲黄、白芷各1钱,紫草、穿山甲、雄黄各5分。取麻油10两加热,入蜈蚣以下八味药,煎至枯黑,去渣,再入马钱子,煎至黄色,不令焦黑,过滤去渣,余油趁热加入白糖1~2两(冬1两,夏2两)和匀,待冷即成。用时先将疮面用甘草水洗净,拭干,涂上药膏约1分厚,1日2~3次。
1、主要作用于脊髓,兴奋其反射功能,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间易于传导,亦具兴奋大脑的作用,引起各种感觉器官功能的敏感。能促使抑制状态的病人苏醒,并调节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2、番木鳖碱可提高横纹肌、平滑肌及心肌的张力。
3、内服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4、马钱子治疗慢性气管炎,给动物灌胃时,其镇咳作用显著;其祛痰作用类似氯化铵;当用药时间延长,药量增加,则能加强家兔抗组织胺的引喘。
5、过量可致强直性惊厥,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亲和力强,解离难,连用治疗量,可致积蓄中毒。
6、抑菌:本品对嗜血流感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用量:内服:入丸、散,0.3~0.6g(一日量)。外用:醋磨涂,研末吹喉或调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