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搜药医药招商网 / 医学资料 / 常见中药方剂
加减葳蕤汤
用量:生葳蕤 9g 生葱白 6g 桔梗 4.5g 东白薇 3g
淡豆豉 12g 薄荷 4.5g 炙甘草 1.5g 红枣2枚
加减葳蕤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生葳蕤二钱至三钱(9g)生葱白二枚至三枚(6g)桔梗一钱至钱半(4.5g)东白薇五分至一钱(3g)淡豆豉三钱至四钱(12g)苏薄荷一钱至钱半(4.5g)炙草五分(1.5g)红枣二枚
【用法】水煎,分温再服。
【功用】滋阴解表。
【主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主治阴虚之体外感风热者。外感风热,故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口渴等症;阴虚之体,感受外邪,易于化热,且阴虚者亦多生内热,故除上述邪袭肺卫的见症外,尚有咽干、心烦、舌赤、脉数之症。治当辛凉解表,滋阴清热。方中葳蕤(即玉竹)味甘性寒,人肺胃经,为滋阴润燥主药,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因其滋而不腻,对阴虚而有表热证者颇宜;薄荷辛凉,归肝、肺经,“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共为君药。葱白、淡豆豉解表散邪,助薄荷以逐表邪,为臣药。白薇味苦性寒,善于清热而不伤阴,于阴虚有热者甚宜;桔梗宣肺止咳;大枣甘润养血,均为佐药。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伍,汗不伤阴,滋不碍邪,为滋阴解表之良剂。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专为素体阴虚,感受风热之证而设。临床应用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表证较重,酌加防风、葛根以祛风解表;咳嗽咽干、咯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蒌皮以利咽化痰;心烦口渴较甚,加竹叶、花粉以清热生津除烦。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老年人及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属阴虚外感者。
【附方】
葱白七味饮(《外台秘要》)葱白连根切,一升(9g)干葛切,六合(9g)新豉绵裹,一合(6g)生姜切,二合(6g)生麦门冬去心,六合(9g)干地黄六合(9g)劳水八升,以杓扬之一千过。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渣,分三次温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功用:养血解表。主治:血虚外感风寒证。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感冒风寒致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葱白七味饮与加减葳蕤汤均系滋阴养血药与解表药相配的扶正解表方剂。葱白七味饮系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故为治血虚外受风寒证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失血病史为主要依据;而加减葳蕤汤是补阴药与辛凉解表药合用,为治阴虚外感风热证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微恶寒、有汗或汗出不多、口渴、心烦、咽干、舌红、脉数为用方指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