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
用量:半夏 12g 黄芩 9g 干姜 9g 人参 9g 甘草 9g 黄连 3g 大枣 4枚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半升(12g),洗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各9g)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4枚),擘甘草三两(9g),炙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本方证病机较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治当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4.使用注意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附方】 1.生姜泻心汤(《伤寒论》)生姜四两(12g),切甘草三两(9g),炙人参三两(9g)干姜一两(3g)黄芩三两(9g)半夏半升(9g),洗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4枚)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和胃消痞,宣散水气。主治:水热互结痞证。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 2.甘草泻心汤(《伤寒论》)甘草四两(12g)黄芩人参干姜各三两(各9g)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4枚),擘半夏半升(9g),洗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和胃补中,降逆消痞。主治:胃气虚弱痞证。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 3.黄连汤(《伤寒论》)黄连甘草炙干姜桂枝各三两(各9g)人参二两(6g)半夏半升(9g),洗大枣擘,十二枚(4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二升,日三服,夜二服。功用:寒热并调,和胃降逆。主治:上热下寒证。胸脘痞闷,烦热,气逆欲呕,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者。 生姜泻心汤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方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