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散
用量:香薷 500g 白扁豆 250g 厚朴 250g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去土一斤(500g)白扁豆微炒厚朴去粗皮姜制,各半斤(各25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本方治证由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所致。夏月人多喜于阴凉处憩息,或夜间归寝较晚,每易感受寒湿邪气,寒湿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寒湿困束肌表,气血受阻,则头重身痛;夏日易食生冷,湿伤脾胃,气机失畅,故胸闷不舒、腹痛;湿困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则呕吐,湿浊下注大肠则泄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湿,内化脾胃之湿滞。方中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以祛在表之寒湿,是夏月解表之要药,为君药。厚朴辛香温燥,行气化湿而解胸闷,去苔腻,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渗湿消暑为佐药。入酒少许为使,温散以助药力。三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外感风寒夹湿者。 4.使用注意若属表虚有汗或中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则不宜使用。 【附方】 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香薷二钱(6g)银花三钱(9g)鲜扁豆花三钱(9g)厚朴二钱(6g)连翘二钱(6g)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汗,止后服,不汗再服,服尽不汗,更作服。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主治:暑温夹湿,复感于寒证。发热头痛,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 香薷散与本方同属祛暑方剂,两方均以辛温之香薷、厚朴祛暑解表,散寒化湿。但香薷散药性偏温,以散寒化湿见长,主治暑令感寒夹湿之证;而本方又加金银花、鲜扁豆花、连翘,则药性偏凉,兼能内清暑热,主治夏月感寒,暑湿内蕴,虽亦恶寒无汗,但有口渴面赤、脉数是当有别。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