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中医药 /常见中药最详细解释及应用
椿皮
别名释义
樗白皮(《药性论》),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椿根皮、椿白皮、椿樗皮(《中药手册》),椿根白皮。
别名
樗白皮;樗皮;臭椿皮;苦椿皮;椿根皮;椿白皮;椿樗皮;椿根白皮
主治
1.湿热泻痢,久泻久痢 本品苦涩性寒,既可清热燥湿而治湿热泻痢;又能收敛固涩而治久泻久痢。用于湿热泻痢,常与地榆同用,如《鲁府禁方》椿根散;或与枳壳、甘草配用,如《苏沈良方》樗根散。用于久泻久痢,可与诃子、母丁香配伍,如《脾胃论》诃黎勒丸;或与人参同用,如《杂病源流犀烛》樗白皮散。
2.赤白带下 本品清热燥湿,收涩止带。用于湿热下注,赤白带下,经浊淋漓,常与苦参、黄柏、栀子等同用,如《仁术便览》樗白皮丸;或与黄柏、高良姜、芍药配伍,如《摄生众妙方》樗树根丸;若痰湿下注,带下脉滑者,多与苍术、陈皮、半夏等配用,如《女科指掌》樗皮丸。
3.崩漏经多,便血痔血 本品清热燥湿,收敛止血。用于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常与黄柏、白芍药、龟甲等同用,如《医学入门》固经丸。若用于便血痔血,可单用为丸,如《圣济总录》如神丸;或与侧柏叶、升麻、芍药等同用,如《丹溪心法》椿皮丸;或与苍术、枳壳配伍,如《普济本事方》椿皮丸。
商业成品规范
商品有椿根皮与椿干皮之分,均为统货。以肉厚、块大、黄白色、不带外皮者为佳。习惯认为根皮比干皮质优。
采收
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切段,生用或麸炒用。
药理作用
抗肿瘤作用:苦木素和臭椿酮均有抗肿瘤作用。4mg/kg苦木素对小鼠白血病P388的生命延长率为65%,50μg/kg仍可使生命延长率高于25%。臭椿酮对人鼻咽癌KB细胞的ED50为10-2~10-3μg/ml,0.12~4.00mg/kg剂量时,对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显示一定的活性[1]。椿皮可抑制小鼠移植S180肉瘤的生长和肿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的表达,且相应的肿瘤微血管密度也下降,认为椿皮的抗肿瘤作用不仅是提高免疫、诱导凋亡,而且对血管生成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是多途径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2]。
书载药用部份及分布
椿皮,始载于《新修本草》,附于“椿木叶”项下。为苦木科落叶乔木植物臭椿 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 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河北等省。野生与栽培均有。
评价
1.《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
2.《本草通玄》:“樗白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早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3.《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化学成分
臭椿的根皮含苦楝素、β-谷甾醇、胡萝卜苷、东茛菪内酯、山柰酚、鞣质、赭朴吩等。树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内酯、乙酰臭椿苦内酯、苦木素、新苦木素等。
临床报告
1.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鲜樗根白皮30g,煎2次,滤汁混合分2次服,为成人1日量。观察82例,治愈81例。服药后发烧多在3日内降至正常,腹痛及里急后重平均2天消失(配合复方樟脑酊内服),脓血便多在2~3天内减少,以后逐渐转为正常。曾对治愈中的48例作了随访,结果有2例在2个月后复发,再服上药治疗,3个月治愈。或用100%椿根皮流浸膏,成人每次10~15ml,儿童每岁1~2ml,每日3次饭前服。如行保留灌肠,剂量较内服者增大1倍,用水稀释10倍使用。经治70例,痊愈68例,无效2例。平均治愈时间6.3天。体温降至正常平均为1.35天,腹泻控制平均为2.4天,大便恢复正常平均为3天[3]。
2.治疗阿米巴痢疾 取干樗根白皮100g,加水至600ml,煎汁浓缩至100ml,成为1:1煎剂。日服3次,每次10ml,一般7天为1个疗程。临床可根据年龄、体质及病情酌予增减剂量及疗程。观察31例,经用药7~24天(平均8.5天),临床治愈30例,好转1例(病程20年)。经选8例随访观察,6个月未有复发者[4]。
3.治疗便血 取樗根白皮120g切碎,生绿豆芽、生萝卜各120g榨取鲜汁,混合后加水煎煮过滤,冲入黄酒适量,临睡时炖温服。小儿酌减。经治30例,治愈27例,好转1例,无效2例。治愈病例中起病半月以内的22例,均服4剂治愈;起病在半个月至3个月的5例,均服8剂治愈[5]。
4.治疗溃疡病 将臭椿树皮剥下后,除去最外一层青皮,用内面厚白皮,晒干炒成老黄色研粉,制成丸、散、片均可。日服3次,每次6~9g。419例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治后临床控制185例,显效89例,有效101例,无效44例[6]。
5.治疗宫颈癌 取臭椿白皮1000g、麦糠500g,加水3000ml,煎至1000ml。每次50ml,日服3次。部分病例用煎剂行局部涂布。共治10例,临床治愈1例,系宫颈鳞癌Ⅱ度晚期菜花型,经服药20天后,宫颈肿物消失,两次活检均未发现癌细胞,宫旁肿痛亦消失;显效1例,有效5例,无效3例[6]。
6.治疗功能失调子宫出血 椿皮40g,白术、棕炭、地榆炭、炒山栀各25g,侧柏叶20g,辨证加减,水煎服,1日服3次。治疗122例患者,显效67例,好转36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4.4%[7].
参考文献
[1]阴健.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3)[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298.
[2]郭继龙,王世军.椿皮抑制S180肉瘤血管生成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8,14(8):48-49.
[3]徐清林.鲜樗根白皮治疗细菌性痢疾有效[J].中医杂志,1961(1):27.
[4]贾如宝.椿根皮流浸膏治疗70例菌痢[J].上海中医杂志,1964(6):19-20.
[5]张庆瑞.椿根白皮煎剂治疗便血[J].浙江中医杂志,1966,9(7):320.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588-2589.
[7]高振华,王彦群.椿皮饮治疗功能失调子宫出血[J].吉林中医药,1983(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