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花
描述
金莲花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和宽瓣金莲花Trollius asiaticus L.、矮金莲花Trollius farreri Stapf、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的花。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晾干。金莲花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宽瓣金莲花产于黑龙江、新疆。矮金莲花产于云南、四川、西藏、青海、甘肃、陕西。短瓣金莲花产于黑龙江、内蒙古。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和宽瓣金莲花Trollius asiaticus L.、矮金莲花Trollius farreri Stapf、短瓣金莲花Trollius ledebouri Reichb.的花。(《中华本草》)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unge的干燥花。(《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 Bge.的干燥花。(《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分布产地
金莲花主产于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宽瓣金莲花产于黑龙江、新疆。矮金莲花产于云南、四川、西藏、
采收加工
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晾干。(《中华本草》)
夏季花开放时采摘,除去杂质,阴干。(《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夏季花开放时采摘,除去杂质,阴干。(《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性状
金莲花:花皱缩,展平后直径2-5.2cm;萼片8-19片,金黄色,倒卵形或椭圆状卵形,外层先端疏生三角形齿;花瓣13-22,棕色,线形,约与萼片等长;雄蕊多数;子房20多个聚合,花柱芒尖状。气微,味苦。
宽瓣金莲花:花皱缩,湿润展平后,直径2.5-4.8cm;萼片10-20,橙黄色,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2.2cm,宽0.6-1.7cm,全缘或先端有不整齐小齿;花瓣18-22,棕色,匙状线形,与萼片等长或稍短;雄蕊多数;于房多数,聚合,花柱短尖。气微,味苦。
矮金莲花:花单生,花梗长;萼片5,黄色,宽倒卵形;花瓣匙状线形,棕色;雄蕊多数。气微,味苦。
短瓣金莲花:花皱缩,湿润展平,直径3.3-5.5cm;萼片5-8,黄色,外层椭圆状卵形,其他倒卵形,长1.2-2.8cm,宽1-1.5cm,先端有少数不明显小齿;花瓣10-22,棕色,线形,长1.3-1.5cm;雄蕊多数;子房约22个聚会,花柱短尖,棕黄色。气微香,味苦。(《中华本草》)
为不规则团块状花朵或花蕾,皱缩,直径1-2.5cm,金黄色或棕黄色。萼片花瓣状,通常10-16片,卵圆形或倒卵形,长1.8-3cm,宽0.9-2cm。花瓣多数,长
性味归经
苦,微寒。归肺、胃经。(《中华本草》)
苦,寒。归肺、胃经。(《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苦,微寒。(《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明目。(《中华本草》)
清热解毒。(《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抗菌消炎。(《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主治
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疮,牙龈肿痛,牙龈出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急性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中华本草》)
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急性结膜炎,急性淋巴管炎。(《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泡水当茶饮。外用:适量,煎水含漱。(《中华本草》)
3-6g。(《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3-6g。(《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贮藏保存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防霉。(《中华本草》)
置阴凉干燥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置干燥阴凉处,防潮,防蛀。(《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药材鉴别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约1g,加乙醇10ml,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2%三氯化铝的乙醉溶液,干后,置紫外光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上海市中药材标准1994版》)
中药配伍
1.治慢性扁桃体炎:金莲花3g。开水沏,当茶常喝;并含漱。如是急性,加量1倍用,或再加鸭跖草等量用。
2.治急性中耳炎,急性鼓膜炎,急性结膜炎(火眼),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金莲花、菊花各9g,生甘草3g。水煎服。(1-2方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去灰屑。(《中华本草》)
取原药,除去杂质,筛去灰屑。(《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本品提取物在体外对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如绿脓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等,尤以对绿脓杆菌作用为强。但对小鼠实验性金簧色葡萄球菌或肺炎链球菌感染无明显保护效果。 金莲花含黄酮类及生物碱,黄酮类主要有牡荆甙及荭草甙,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志贺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所含生物臧部分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也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所含牡荆甙还有抗癌、降压、抗炎和解痉作用。(《中华本草》)
相关论述
1.《山海草函》:“(疗)疔疮,大毒诸风。”
2.《本草纲目拾遗》:“治口疮,喉肿,浮热牙宣,耳疼目痛,煎此代茗。”“明目,解岚瘴。”
3.《山西中药志》:“清热解毒。”
4.《内蒙古中草药》:“主治疮痛肿毒,口疮喉肿,牙痛,牙龈肿痛出血,耳痛,目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