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及
描述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的干燥块茎。地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较好。
中药学名(拉丁名)
BLETILLAE RHIZOMA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ex A. Murray) Rchb. f.的干燥块茎。(《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浙江、陕西。以贵州产量最大,质量较好。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扁圆形,多有2-3个爪状分枝,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类白色,角质样。无臭,味苦,嚼之有黏性。(《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苦、甘、涩,微寒。归肺、肝、胃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6-15g;研末吞服3-6g。外用适量。(《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μ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挥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2.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保婴撮要》铁箍散)
3.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4.治跌打骨折:酒调白及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5.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6.治冬月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忌三五日不犯水。(《古今医统大全》引《经验秘方》)
7.治鼻渊: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酒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及丸)
8.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数不止:白及、凤凰衣,桑螵蛸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验方新编》)
9.治妇人子藏挺出:乌头(炮)、白及各四分。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入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外台》引《广济方》)
中药炮制
洗净,润透,切薄片,晒干。(《中国药典2015》)
毒性
小鼠尾静脉注射白及甘露聚糖的LD50为595mg/Kg;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804mg/Kg。(《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1.《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鬼击,痱缓不收。”
2.《别录》:“除白癣疥虫。”
3.《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4.《新修本草》:“手足皲坼,嚼以涂之。”
5.《日华子》:“止惊邪、血邪,痫疾,赤眼,癥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瘘,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6.《医林纂要?药性》:“敛肺散瘀,降逆气。”
7.《医学启源》:“止肺血。”
8.《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9.《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治矽肺。”
传说渊源
从前,在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过,还时常与犯人谈心,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
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县官听后微微一笑说:“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了,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听了心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于是他瞒着县官,从外面请来一个郎中,到大牢里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的药费。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就好了,为此白及很受感动。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白及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后来白及被砍头处死,其胸部被剖开后,看见肺部都有十余处伤的窍穴,都已经被填补起来,白根药的颜色也没有改变。
老狱卒牢记此方。后转告其友张郎中,张郎中用此方救治一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有效,一日即止血,挽救了性命。一天,张郎中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把白根药名忘掉了,就顺口说了一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就有了白及这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