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柳
描述
西河柳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中药学名(拉丁名)
TAMARICIS CACUMEN
来源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的干燥细嫩枝叶。(《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广东、福建、云南等地。
采收加工
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茎枝呈细圆柱形,直径0.5-1.5mm。表面灰绿色,有多数互生鳞片状小叶。质脆,易折断。稍粗的枝表面红褐色,叶片常脱落而残留突起的叶基,断面黄白色,中心有髓。气微,味淡。(《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辛,平。归心、肺、胃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发表透疹,袪风除湿。(《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中国药典2015》)
用法用量
3-6g。外用适量,煎汤擦洗。(《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麻疹已透及体虚多汗者禁服。(《中药大辞典》)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灰绿色。叶表皮细胞横断面观类方形,外壁增厚并呈乳头状突起。不定式气孔下陷。硫酸钙结晶众多,大多聚集呈簇状,有的棱角明显。纤维多成束,壁稍厚,木化,表面平滑或有刺状突起;有的周围细胞含有硫酸钙结晶,形成晶纤维。可见螺纹导管和具緣纹孔导管。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西河柳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3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醇—丙酮—甲酸—水(10:6:0.5: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小儿痧疹不出,喘嗽,烦闷,躁乱:①西河柳叶,风干为末,水调四钱,顿服立定。(《纲目拾遗》引《急救方》)②西河柳煎汤,去渣,半温,用芫荽蘸水擦之,但勿洗头面;乳母及儿,仍以西河柳煎服。(《纲目拾遗》)
2.治斑疹麻瘄不出,或因风而闭者:西河柳叶、樱桃核,煎汤洗之。(《纲目拾遗》引《经验方》)
3.治感冒,发热,头痛:柽柳、薄荷各9g,荆芥6g,绿豆衣9g,生姜3g。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4.治痞:用观音柳煎汤,露一宿,至五更饮数次。痞自消。(《卫生易简方》)
中药炮制
除去老枝及杂质,洗净,稍润,切段,晒干。(《中国药典2015》)
毒性
以0.5ml/10g最大容许量给小鼠灌胃,给药7d,未发现小鼠死亡。另报道,柽柳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21.6g/kg。(《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1.《开宝本草》:“主剥驴马血入肉毒。”
2.《纲目》:“消痞,解酒毒,利小便。”
3.《本草汇言》:“凉血分,发痧疹,解痧毒。”
4.《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
5.《药性切用》:“疏风解毒,能使痧疹、斑邪外达。”
传说渊源
红柳,学名叫“柽柳”。相传,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焉支山打败匈奴后,即率骑穷追。眼看全胜在望,战马却断了饲草。一天傍晚,戈壁夕阳一片火红,霍去病独自一人骑着马思索解决粮草的办法,坐骑突然奔跑起来,他急忙挥鞭打马,不慎沾满血汗的马鞭脱手飞落。霍去病勒马下鞍,寻找马鞭,奇怪的是马鞭插在土里。待他蹲下细看时,发现马鞭已经生根发芽了。转眼间,戈壁上出现了一大片柽柳。猩红的柳枝,翠绿的柳叶,鲜艳的柳花,真是红肥绿浓,竞相斗艳。后来,红色的柽柳遍布古居延绿洲,人们就把“柽柳”叫成“红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