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
描述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分川佛手和广佛手。川佛手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广佛手主产于广东。
中药学名(拉丁名)
CITRI SARCODACTΜLIS FRUCTUS
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Swingle的干燥果实。(《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分川佛手和广佛手。川佛手主产于四川、云南等地;广佛手主产于广东。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或浅黄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阴虚有火,无气滞症状者慎服。(《中药大辞典》)
贮藏保存
置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淡棕黄色。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圆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不规则多角形,偶见类圖形气孔。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多角形的薄壁细胞中,呈多面形、菱形或双锥形。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佛手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mn)下检视。供拭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①治痰气咳嗽:陈佛手二至三钱。水煎饮。(《闽南民间草药》)
②治鼓胀发肿:香橼去瓤四两,人中白三两。共为末,空腹白汤下。(《岭南采药录》)
③治妇女白带:佛手五钱至一两,猪小肠一尺。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中药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或喷淋清水,稍润,切碎,晒干。(《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1.《滇南本草》:补肝暖胃,止呕吐,消胃寒痰,治胃气疼痛,止面寒疼,和中行气。
2.《本草纲目》:煮酒饮,治痰气咳嗽。煎汤,治心下气痛。
3.《本经逢原》:专破滞气。治痢下后重,取陈年者用之。
4.《本草再新》:治气舒肝,和胃化痰,破积,治噎膈反胃,消症瘕瘰疬。
5.《随息居饮食谱》:醒胃豁痰,辟恶,解酲,消食止痛。
传说渊源
关于佛手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金华的一座高山下,住着母子二人。母亲久病缠身,终日双手抱胸,自觉胸腹胀闷不舒。孝顺的儿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四处求医无效。一天夜里,儿子梦见一位美丽的仙女,赐给他一只犹如仙女手样的果子,经母亲一闻,病就好了。醒来后,救母心切的儿子下决心要找到梦中所见的果子。经过数日翻山越岭,儿子始终没有找到,正在一筹莫展之时,一只美丽的仙鹤在他的头顶盘旋,仙鹤一边飞一边唱道:“金华山上有金果,金果能救你老母。明晚子时山门口,大好时机莫错过。”
第二天午夜,儿子爬上金华山,只见金花遍地,金果满枝,金光耀眼。一位美丽的女子飘然而来,正是梦中所见的仙女。仙女说道:“你的孝心感人,今天送你天橘一只,可治好你母亲的病。”儿子感激不尽,恳求仙女再赐给他一棵天橘苗,以便母亲天天能闻到天橘之香,永解病痛。
仙女满足了他的要求。儿子回来后,将天橘给母亲服用,母亲病痛消失。天橘苗经过辛勤培植,很快地遍及山村,福及乡民。乡亲们认为,这位仙女就是救世观音,因为所结的天橘像观音的玉手,因此称之为“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