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志
描述
远志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以及河南、山东、安徽部分地区,以山西、陕西产量最大。
中药学名(拉丁名)
POLYGALAE RADIX
来源
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或卵叶远志Polygala sibirica L.的干燥根。(《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主产于华北、东北、西北以及河南、山东、安徽部分地区,以山西、陕西产量最大。
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略弯醢,长3-15cm,直径0.3-0.8c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有较密并深陷的横皱纹、纵皱纹及裂纹,老根的横皱纹较密更深陷,略呈结节状。质硬而脆,易折斯,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易与木部剥离。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苦、辛,温。归心、肾、肺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祛痰,消肿。(《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中国药典2015》)
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脾胃虚弱者以及孕妇慎服。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呕恶。(《中药大辞典》)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10余列。栓内层为20余列薄壁细胞,有切向裂隙。韧皮部较宽广,常现径向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均木化,射线宽1-3列细胞。薄壁细胞大多含脂肪油滴;有的含草酸钙簇晶和方晶。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0.5g,加7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远志山酮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细叶远志皂苷【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0μl和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包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不乐,忽忽喜忘,朝瘥暮剧,暮瘥朝发,发则狂眩:菖蒲、远志(去心)、茯苓各二分,人参三两。上四味,捣下筛,服方寸匕,后食,日三,蜜和丸如梧桐子,服六、七丸,日五,亦得。(《古今录验》定志小丸)
2.治神经衰弱,健忘心悸,多梦失眠:远志(研粉),每服一钱,每日二次,米汤冲服。(《陕西中草药》)
3.治久心痛:远志(去心)、菖蒲(细切)各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圣济总录》远志汤)
4.治痈疽、发背、疖毒,恶候浸大,不问虚实寒热:远志(汤洗去泥,捶去心)为末,酒一盏,调末三钱,迟顷,澄清饮之,以滓敷病处。(《三因方》远志酒)
5.治喉痹作痛:远志肉为末,吹之,涎出为度。(《仁斋直指方》)
6.治脑风头痛不可忍:远志(去心),捣罗为细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满口,即搐药入鼻中,仍揉痛处。(《圣济总录》远志散)
7.治气郁成鼓账,诸药不效者:远志肉四两(麸拌炒)。每日取五钱,加生姜三片煎服。(《本草汇言》)
8.治小便赤浊:远志半斤(甘草水煮,去心),茯神(去木),益智仁各二两。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临卧枣汤送下。(《朱氏集验医方》远志丸)
9.治吹乳:远志酒煎服,滓敷患处。(《袖珍方》)
中药炮制
远志:除去杂质,略洗,润透,切段,干燥。
制远志:取甘草,加适量水煎汤,去渣,加入净远志,用文火煮至汤吸尽,取出,干燥。每100kg远志,用甘草6kg。(《中国药典2015》)
毒性
远志根皮小鼠灌胃的LD50为10.03±1.98g/kg,全根的LD50为16.95±2.01g/kg,而根部木心用至75g/kg仍无死亡。(《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
2.《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
3.《名医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
4.《药性论》:治心神健忘,坚壮阳道,主梦邪。
5.《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
6.王好古:治肾积奔豚。
7.《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
8.《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癎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
9.《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10.《本草纲目》: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灵枢经》云,肾藏精,精合志,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又云,人之善忘者,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陈言《三因方》远志酒治痈疽,云有奇功,盖亦补肾之力尔。
11.《本草汇言》:沈则施曰:远志同人参、茯苓、白术能补心;同黄芪、甘草、白术能补脾;同地黄、枸杞、山药能补肾;同白芍、当归、川芎能补肝;同人参、麦冬、沙参能补肺;同辰砂、金箔、琥珀、犀角能镇惊;同半夏、胆星、贝母、白芥子能消惊痰;同牙皂、钩藤、天竺黄能治急惊;同当归六黄汤能止阴虚盗汗;同黄芪四君子汤,能止阳虚自汗。独一味煎膏能治心下膈气,心气不舒。独一味酿酒,能治痈疽肿毒,年久疮痍,从七情郁怒而得者,服之渐愈。
12.《本草正》: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以其气升,故同人参、甘草、枣仁,极能举陷摄精,交接水火。
13.《药品化义》:远志,味辛重大雄,入心开窍,宣散之药。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热,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梦魇,为小儿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魂自宁也。又取其辛能醒发脾气,治脾虚火困,思虑郁结,故归脾汤中用之。及精神短少,竟有虚痰作孽,亦须量用。若心血不足,以致神气虚怯,无痰涎可祛,即芎归味辛,尚宜忌用,况此大辛者乎。诸《本草》谓辛能润肾,用之益精强志,不知辛重暴悍,戟喉刺舌,与南星、半夏相类。《经》曰,:肾恶燥,乌可入肾耶。
14.《医学衷中参西录》:远志,其酸也能翕,其辛也能辟,故其性善理肺,能使肺叶之翕辟纯任自然,而肺中之呼吸于以调,痰涎于以化,即咳嗽于以止矣。若以甘草辅之,诚为养肺要药。至其酸敛之力,入肝能敛辑肝火,入肾能固涩滑脱,入胃又能助生酸汁,使人多进饮食,和平纯粹之品,固无所不宜也。若用水煎取浓汁,去渣重煎,令其汁浓若薄糊,以敷肿疼疮疡及乳痈甚效、若恐其日久发酵,每一两可加蓬砂二钱溶化其中。愚初次细嚼远志尝之,觉其味酸而实兼有矾味。后乃因用此药,若末服至二钱可作呕吐,乃知其中确含有矾味,是以愚用此药入汤剂时,未尝过二钱,恐多用之亦可作呕吐也。
15.《本草正义》:远志,味苦入心,气温行血,而芳香清冽,又能通行气分。其专主心经者,心本血之总汇,辛温以通利之,宜其振作心阳,而益人智慧矣。古今主治,无一非补助心阳之功效,而李濒湖独谓其专入肾家,未免故为矫异,张石顽和之,非笃论也。《本经》主咳逆,则苦泄温通辛散,斯寒饮之咳逆自平,此远志又有消痰饮、止咳嗽之功,《别录》去心下膈气,亦即此意。《外台》载《古今录验》胸痹心痛一方,中有远志,颇合此旨。《三因方》治一切痈疽,最合温通行血之义,而今之疡科,亦皆不知,辜负好方,大是可惜。颐恒用于寒凝气滞,痰湿入络,发为痈肿等证,其效最捷。惟血热湿热之毒,亦不必一例乱投,无分彼此耳。远志能利血之运行,而以为心家补益之品者,振动而流利之,斯心阳敷布而不窒滞,此补心之真旨也。然温升之品,必不宜于实热,如误用于热痰蒙蔽心包之证,得毋益张其焰。又所谓安魂魄,定惊悸者,亦谓补助心阳,则心气充而魂梦自宁,惊悸自定,非养液宁神以安宅者之可比。如因热生惊,及相火扰攘,而亦与以温升,其弊亦与痰热相等。又有远志能交通心肾之说,则心阳不振,清气下陷,及肾气虚寒,不能上升者,以远志之温升,举其下陷,而引起肾阳,本是正治。然人不察,每遇肾阳不藏,淫梦失精等证,亦曰此属坎离之不交,须以远志引之,使其水火交接,则相火愈浮,肾愈不摄,利九窍者适以滑精窍,益精者将反以失精矣。
传说渊源
关于远志的由来,历史上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个十分孝顺的小伙子叫远志。他的母亲患心病多年未能治愈。远志非常心疼母亲,决心亲自上山,寻找能治心病的药。他历尽艰辛,却始终找不到这种药。于是沮丧地在山头上坐了三天三夜,一筹莫展。第四天,突然走来一位背着石头的姑娘,说是这山上的草药治好了她父亲的心病,所以不忘山恩,来此立碑。远志闻听,喜出望外,依照姑娘指点,采到了治疗母亲心病的药。后来,人们被小伙子孝敬老人的精神所感动,就把这种草药称作“远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