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罗子
描述
娑罗子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 chekiangeasis (Hu et Fang) 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七叶树主产于陕西、河南等地;浙江七叶树主产于浙江等地;天师栗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来源
本品为七叶树科植物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unge var. chekiangeasis (Hu et Fang) Fang或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国药典2015》)
分布产地
七叶树主产于陕西、河南等地;浙江七叶树主产于浙江等地;天师栗主产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中国药典2015》)
药材性状
本品呈扁球形或类球形,似板栗,直径1.5-4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多皱缩,凹凸不平,略具光泽;种脐色较浅,近圆形,约占种子面积的1/4至1/2;其一侧有1条突起的种脊,有的不甚明显。种皮硬而脆,子叶2,肥厚,坚硬,形似栗仁,黄白色或淡棕色,粉性。气微,味先苦后甜。(《中国药典2015》)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胃经。(《中国药典2015》)
药材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中国药典2015》)
药材主治
用于肝胃气滞,胸腹胀闷,胃脘疼痛。(《中国药典2015》)
贮藏保存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中国药典2015》)
药材鉴别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淡红棕色至黄棕色。种皮外表皮细胞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略不均匀增厚,角部略有突起。种皮下皮细胞卵圆形、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稍厚。种皮分枝细胞较大,常多层重叠;分枝细胞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分枝长短不一,有的可见纹孔域。淀粉粒较多,单粒长圆形或类圆形,直径2-38μm,脐点可见;复粒由2-3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取本品,照【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试验,对照品色谱图中4个主成分峰,以出峰前后的顺序分别为七叶皂苷A、七叶皂苷B、七叶皂苷C和七叶皂苷D。供试品色谱中应呈现与七叶皂苷钠对照品四个主峰保留时间相同的色谱峰。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2%磷酸溶液(36: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0nm。理论板数按七叶皂苷A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中国药典2015》)
中药配伍
1.治胃痛:娑罗子一枚,去壳,捣碎煎服。(《纲目拾遗》引《百草镜》)
2.治九种心痛:娑罗子烧灰,冲酒服。(《纲目拾遗》引《杨春涯验方》)
3.治乳房小叶增生:苏罗子9-15g。水煎代茶饮。(《淅江药用植物志》)
中药炮制
除去外壳和杂质。用时打碎。(《中国药典2015》)
毒性
小鼠静脉注射娑罗子皂苷,LD50为4.73±0.77mg/kg,以每日3mg/kg(相当于成日用量的15倍),给药16d,未见毒性作用。小鼠灌胃给予娑罗子醇提浸膏粉,其最大耐受量为36mg/只(相当于成人服用量的300倍)。(《中药大辞典》)
相关论述
1.《益州方物记》:“久食,已风挛。”(引自《纲目》)
2.《药性考》:“宽中下气,(治)脘痛肝膨,疳积疟痢,吐血劳伤,平胃通络,酒服称良。”
3.《通雅》:“子能下气。”(引自《纲目拾遗》)
4.《吴船录》:“疗心疾。”(引自《纲目拾遗》)
5.《纲目拾遗》:“葛祖遗方:治心胃寒痛,虫痛。杀虫。”
6.《本草再新》:“滑肠利湿,通小便,治痰痈。”
7.《本草省常》:“补肾,益气,久食令人不饥。”
8.《杭州药用植物志》:“健胃,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