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的针灸疗法
标题
月经不调的针灸疗法
内容
一、辨证
一)、月经先期
1、血热型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缩短,经血深红而粘稠,量多,胸闷烦躁,尿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2、气虚型
主要表现:月经量多,色淡,周期缩短,疲乏心悸气短,下腹空而重着感,舌淡苔薄,脉弱。
二)用经后期
1、血虚型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延迟,月经量少色淡,下腹空痛,消瘦,面色萎黄,肌肤不荣,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淡红少苔,脉细弱。
2、血寒型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推迟,量少色暗,下腹掣痛,得温稍减,肢冷,舌苔薄白,脉沉迟。
3、气滞型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推迟,量少色暗红,下腹胀痛,情绪抑郁,胸闷,呃逆,胸胁及乳房发胀,苔薄白,脉弦。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
1、肝气郁结
主要表现:月经周期及经血量变化不定,月经血粘稠,色紫暗排出困难,胸胁两乳发胀,下腹胀痛,精神抑郁,常叹息,舌苔白,脉弦。
2、肾虚
主要表现: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色淡,头晕耳鸣,腰膝酸痛而软,夜尿频繁,便溏,舌淡苔薄,脉沉弱。
三、治疗
一)月经先期
1、血热
处方:曲池、中极、血海、水泉。
配穴:
2、肝郁化火:行间;
阴虚内热:然谷;
以泻法清热凉血,调整冲任。
3、气虚
处方:气海、三阴交、中脘、足三里。
施以补法。
二)月经后期
1、血虚及血寒
处方:关元、气海、三阴交。
配穴:
头晕眼花:百会;心悸失眠:神门。
血虚者施以补法以补气生血。血寒者施以补平泻,或灸以温经散寒。
2、气滞
处方:天枢、气穴、地机、太冲。
胸闷:内关;胸乳胀:期门。
施以泻法。
三)月经先后不定期
1、肝气郁结
处方:气海、四满、间使、蠡沟。
胸乳胀加膻中穴;情志抑郁加神门、太冲。
施以平补平泻法。
2、肾虚
处方:关元、肾俞、交信。
腰膝酸软:腰眼、阴谷;头晕眼花:百会、太溪。
施以补法并灸。
该病包括垂体前叶功能失调或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不规则。
`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