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前人对繁多的脉象归类很不一致,如《黄帝内经素问》有脉合阴阳之说;《难经》以浮、滑、长为阳,沉、短、涩为阴,分为阴阳两大纲;张
仲景在《伤寒论》中也将脉象分为两大类,其阳脉是浮、大、数、动、滑,阴脉是沉、涩、弱;王叔和在《脉经》中以阴阳为总纲,以浮、滑
、长为阳,沉、短、涩为阴;李时珍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崔嘉言亦以浮、沉、迟、数为四纲;张景岳以浮、沉、迟、数、细、大、短
、长为八纲;费伯雄以浮、沉、迟、数、滑、涩、虚、实为八纲。由此可见,古人对脉象的归类方法,多以浮、沉、迟、数四纲为准则,阴阳
是总纲,其中可以包括表浮、里沉、热数、寒迟的两个阴阳对立方面,同时亦包括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的两个对立方面。所以,直至现在,仍
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浮、数、实为阳,沉、迟、虚为阴,总归于阴、阳两大纲。如此的脉象归类方法,是最符合中医理论学说的
。
现将脉象的几种归类方法简介如下:
1.阴阳归类法
第一类:阳(浮),如浮、洪、芤、濡、革、散脉。
第二类:阴(沉),如沉、伏、
牢、细脉。
第三类:阳(数),如数、滑、动、促、疾脉。
第四类:阴(迟),如迟、缓、涩、结脉。
第五类:阳(实),如实、紧、弦、
长脉。
第六类:阴(虚),如虚、短、弱、微、代脉。
2.现代归类法
第一类:脉象以深度为主:如浮、洪、芤、濡、微、散、革、沉、伏
、牢、弱脉。
第二类:脉象以强度为主:如实、虚脉。
第三类:脉象以形态为主:如弦、紧、长、短、细、涩、滑、动脉。
第四类:脉象以
速度为主:如迟、数、缓、疾脉。
第五类:脉象以节律为主:如促、结、代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