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脉象_中医诊脉_中医脉学
长脉
主病歌
长脉匀,身无恙,长弦硬,气逆上,
阳毒病,癫〓象,阳明经,热势旺。
分部主病歌
左寸长,君火旺,咽干痛,口舌疮;
左关长,肝阳亢,头眩晕,胁痛胀;
左尺长,奔豚象,少腹满,尿赤黄;
右寸长,胸逆满,咳痰多,或
气短;
右关长,土郁当,不消化,脘满胀;
右尺长,相火旺,心烦躁,少腹胀。
各论
脉象
首尾端直,过于本位,脉来和缓。长脉的长度分别超过寸、关、尺每个部位。《濒湖脉学》中曰:“过于本位脉名长。”这里所指的本
位即是以寸、关、尺各部位而言。《诊家正眼》中曰:“长脉超超,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有人解释长脉的长度应超过四指以上
,上达鱼际,下至尺泽。笔者认为此种说法欠妥,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如《难经·第三难》中曰:“遂上鱼为溢……,遂下尺为复。”但是
,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所说的颇有参考价值。如:“旧说过于本位,名为长脉,久久审度,而知其必不然也,寸而上过则为溢脉,寸而下
过则为关脉,关而上过即属寸脉,关而下过即属尺脉,尺而上过即属关脉,尺而下过即属复脉,由是察之,然则过于本位,理之所必无,而义
之所不合也。”
相类脉
(1)迟脉:一呼吸脉来三次,唯看至数间,长脉是脉体延长而时间并不延长,至数亦不增加或减少,如《脉理求真》中
曰:“迟脉则呼吸定息不及四至,举按皆迟。”
(2)缓脉:缓脉来去徐缓,其脉体并不延长,与长脉的脉体延长有别。如《脉理求真》中曰:
“缓则来去和缓,不疾不徐。”
(3)牢脉:弦大而长,沉取有力,强直搏指,浮中候之不可得。如《濒湖脉学》中曰:“弦长实大牢脉坚,牢
位长居沉伏间。”
(4)弦脉:弦脉的脉象亦是笔直而长,但有似丝弦绷紧之感觉,而长脉的脉形较弦脉阔大。如《脉理求真》中曰:“弦则端
直而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濒湖脉学》中曰:“过于本位脉名长,弦则非然但满张,弦脉与长争较远,良工尺度自能量。”又曰:“
弦来端直似丝弦。”
主证
长脉多主实热证,如肠胃积热,宿食等。此外,癫〓病患者亦可以出现长脉。
(1)实热证:肠胃中有积热可出现长
脉。如《濒湖脉学》中曰:“即是阳明热势深。”《四诊抉微》中曰:“长主有余,气逆火盛。”《诊家正眼》中曰:“长而硬满,即属火亢
之形,而为疾病之应也。”此外,如三焦热结,躁热烦渴亦可以出现长脉。
(2)癫〓:阳明热盛,脉来长洪有力,发为癫痌症。如《脉经》中
曰:“浮洪大长者,风眩癫疾。”《濒湖脉学》中曰:“若非阳毒癫痌病。”
(3)健康无病:和缓之长脉可见于健康无病之人。如《诊家正眼
》中曰:“长而和缓,即合春生之气,而为健旺之征。”《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长则气治。”长脉气平表示健康无病的状态。若健康老人两尺沉长滑利,神气充足,多为长寿之征。
(4)实寒内
结、虚寒败象:均可以出现长脉。
如由于实寒引起的奔豚、疝气,症见少腹痛急,气逆上窜者,多见长弦之脉象。若形寒怕冷,全身乏力、苔
白、脉沉弦长者,为虚寒败象。如《脉义简摩》中曰:“又有形体通长,而其势怠缓,应指无力,全无精神,此为肝脾并至,虚寒之败象也。
”
(5)分布主病:《四诊抉微》中曰:“左寸长者,君火为病;长在左关,木实之殃;左尺见长,奔豚冲競;右寸长者,满逆为定;长在右关
,土郁胀闷;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脉学阐微》“长脉分部主病表”
左寸长:心火燔灼,心烦热,心悸气短、舌疮,咽干痛。
左关长:
肝阳上亢,头眩心烦,喜怒,胁胀痛,脘满食少。
左尺长:少腹胀满作痛,便秘,尿赤淋痛等。
右寸长: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喉干痛。
右关长:胃脘胀满,消化不良、灼心、恶心厌食。
右尺长:相火上炎,头眩心烦,少腹胀痛,便燥尿赤。
(6)兼脉主病:浮长外感,阳气亢盛
;洪长有力,阳毒内壅;长而滑者,痰热壅盛;长而弦者,肝病胁满;长而牢者,积聚腹痛。
治疗法则
临床如果见到长脉时,治以苦寒泻火
为主,然后根据辨证,分别兼以清肝解毒,消滞豁痰或温阳散寒等。
此外,若患者微细之脉,忽兼长脉者,为病将愈之兆。如《脉理求真》中
曰:“至于风邪陷阴,脉应微涩,乃于阴脉微细之中,而忽兼有长脉,是为热邪外发,而有将愈之兆矣,又岂可作病进之象乎。”
脉解
长脉
为阳,实证、热证,新病多见此脉,为有余过盛之象。长脉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内热郁结,使血流加速,脉管充实而鼓动搏指有力,此即
为病脉;若气血旺盛,百脉通畅,脉来长而和缓,即为平脉。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曰:“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
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说明
若脉长而和缓,是中气充足,升降流一畅通,气血都无亏损,是健康人的脉象,所谓“长则气治”。若肝阳有余,阳盛内热,则脉象长而弦硬。凡长而有兼脉,多是病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