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脉象_中医诊脉_中医脉学
紧脉
主病歌
紧主寒,亦主疼,吐冷痰,嗽不停;
辨浮沉,不相同,浮表寒,沉冷痛。
分部主病歌
左寸紧,头项痛,心内疼,脉兼沉;
左关紧,胸胁痛,兼浮脉,伤寒病;
左尺紧,腰膝痛,少腹冷,尿不通;
右寸紧,鼻瘜壅,肺受寒,咳
嗽重;
右关紧,腹冷痛,伤饮食,吐逆频;
右尺紧,脐下痛,或奔豚,疝气痛。
各论
脉象
紧张有力,如转绳索,手指触及脉管有不平滑的感觉。如《濒湖脉学》中曰:“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如转索无常,数如切绳,如纫
箅线。”《脉经》中曰:“数如切绳状”。《脉理求真》中曰:“紧则往来劲急,状如转索,虽实不坚。”《四诊抉微》中曰:“脉紧有力,
左右弹手,如绞转索,如切紧绳。”《景岳全书》中曰:“紧脉急疾有力,紧搏抗指。”徐灵胎曰:“紧者脉来绷急”。
相类脉
(1)弦脉:端
直而长,如按亏弦,按之不断。如《脉理求真》中曰:“弦则端直而长,举之应指,按之不移……,不似紧脉之紧急有力,状如转索弹手。”
(2)实脉:举按皆大而有力,如《脉理求真》中曰:“实则举按皆强,举指逼逼……不似紧脉之进急不和。”
(3)数脉:一息六至,应指甚速,
不似紧脉之数如切绳。如《濒湖脉学》中曰:“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
主证
凡是由于寒与痛引起的病证皆可出现紧脉。此外
,小儿惊风或手足拘挛以及动脉硬化的病人,亦可以出现紧脉。
(1)寒性疼痛:紧为诸寒收引之象。如《脉经》中曰:“诸紧为寒”。《脉理
求真》中曰:“紧为阴邪内闭,如脉见浮紧,则必见有头痛、发热、恶寒、咳嗽、鼻塞、身痛不眠表证;脉见沉紧,则必见有胀满、厥逆、呕
吐、泻利、心胁疼痛,风〓痎癖里证,然总是阳气不到,以至如是耳。”故紧脉多见于诸痛、呕逆、伤寒、下利、惊风、宿食、冷痰等疾患。
如《诊家枢要》中曰:“紧……为邪风激搏,伏于营卫之间,为痛、为寒。”《濒湖脉学》中曰:“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吐冷痰。”《
景岳全书》中曰:“紧脉阴多阳少,乃阴邪激搏之候,主为痛,为寒。”此外,手足麻木,拘挛等,亦可以出现紧脉。如《金匮要略·痉湿暍
病脉证治篇》中曰:“夫痉病,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2)风寒感冒:外感风寒、寒邪束表,症见恶寒、头痛、无汗、脉象浮紧。如《伤
寒论》中曰:“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又曰:“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
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
(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的病人亦可以出现紧脉。其状如绳索,按之滑动,急疾有力,屈曲不平,不呈直线,
这是由于动脉血管内钙质沉着所致。但并非所有的动脉硬化都会出现紧脉,因为动脉硬化有多种症状。
(4)分部主病:《四诊抉微》引汪子良
曰:“左寸微紧伤寒,沉紧心中气逆冷痛;右寸浮紧,头疼,鼻塞,膈壅,沉紧滑,肺实咳痰;左关浮紧筋疼,沉紧胁疼,寒郁紧实痃癖;右
关浮紧腹膨,沉紧腹疼吐逆;尺脉浮紧,腰脚痛,按涩则为耳闭,沉紧脐下痛,小便难,细紧小肠疝气。”《濒湖脉学》中曰:“寸紧人迎气
口分,当关心腹痛沉沉,尺中有紧为阴冷,定是奔豚与疝疼。”
《脉学阐微》“紧脉分部主病表”
左寸紧:头眩痛,胸闷气不舒。
左关紧:
胁痛,腹胀,筋挛拘急。
左尺紧:腰痛,腿痠痛,少腹痛。
右寸紧:鼻塞,胸满气短,咳吐寒痰。
右关紧:胃脘胀痛,呕逆,膨闷不能食。
右尺紧:脐下胀痛,小便难及寒疝等。
(5)兼脉主病:浮紧伤寒,沉紧为寒积腹痛,兼实为胀痛,兼细为疝瘕,兼涩为寒痹。
治疗法则若脉象
浮紧,寒邪在表,治宜发散表邪,如《伤寒论》中曰:“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若脉象沉紧或弦紧者,脾阳不振,寒以内生
,治宜温阳健脾,温中散寒。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曰:“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
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又曰:“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
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此外,若宿食,寒积在内,症见腹胀,便秘,恶寒肢冷,苔白腻,脉紧者,治宜温中散寒,消食止痛之法。
如《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中曰:“紧脉如转索无常者,宿食也”,又曰:“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脉解
因为
寒邪与疼痛都可以引起血管的收缩,手足拘挛时亦能引起血管的痉挛,血管的收缩与痉挛出现,均可使脉搏张缩,如此,血液在血管内左右冲
击,故出现紧张有力,按之搏指,如转绳索之脉象,即为紧脉。
说明
寒邪侵袭人体,阻碍阳气,寒邪与正气相搏,以致脉道紧张而拘急,故见紧脉。寒邪在表,脉见浮紧,寒邪在里,脉见沉紧。剧痛、宿食之紧脉,也是寒邪积滞与正气相搏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