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脉
名称
缓脉
脉象
一息四至、来去怠缓。
主病
湿病,脾胃虚弱。
脉象歌
缓而慢,动无偏,和风舞,四至间。
主病歌
缓主湿,脾不健,或痿痹,或伤寒;
平人脉,亦见缓,有神气,应指间。
分部主病歌
左寸缓,心虚甚,神恍惚,或怔忡;
左关缓,风眩晕,腹气结,胁胀闷;
左尺缓,肾水枯,妇人逢,月经无;
右寸缓,肺气弱,气不足,言
语少;
右关缓,湿伤土,虚腹胀,并呕吐;
右尺缓,下焦冷,真阳衰,少腹痛。
各论
脉象
一息四至,从容和缓,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无偏盛偏衰之象,所谓有胃气是也,此乃平人之脉。缓无胃气者曰病缓脉。如
《濒湖脉学》中曰:“去来小快于迟,一息四至,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如微风轻飐柳梢。”又
曰:“缓脉阿阿四至通,柳梢袅袅飐轻风,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脉经》中曰:“去来亦迟,小〓于迟。”《诊家枢要》中
曰:“缓,不紧也,往来舒缓。”《脉理求真》中曰:“缓则来去和缓,不疾不徐。”
相类脉
(1)迟脉:一呼吸脉来三至。如《脉理求真》中
曰:“迟则呼吸定息不及四至,举按皆迟。不似……缓脉之去来徐缓也。”
(2)长脉:首尾端直,过于本位,脉来和缓。如《诊家正眼》中曰
:“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3)濡脉:浮而细软,稍按即无。如《脉理求真》中曰:“濡则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
絮浮水,轻手乍来,重手乍去。”《脉经》中曰:“软脉即软而浮细”。
(4)虚脉:举按皆迟大而无力。如《脉理求真》中曰:“虚则豁然浮
大而软,按之不振,如寻鸡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
(5)微脉:轻取极细无力,似有似无,欲绝未绝。如《脉理求真》中曰:“微则似有若
无,欲绝不绝,指下按之,稍有模糊之象。”《濒湖脉学》中曰:“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细而稍长。”
(6)弱脉:细小而无力
,轻取则无,重按乃得。如《脉理求真》中曰:“弱则沉细软弱,举之如无,按之乃得,小弱分明。”《脉经》中曰:“极软而沉细,按之欲
绝指下。”《四诊抉微》中曰:“弱脉细小,见于沉分,举之则无,按之乃得。”
主证
缓脉多主风与湿,如外感中风,风湿痹痛等。此外,
脾虚消化不良,腹泻,反胃呕吐等亦可以出现缓脉。缓病脉多与其他病脉相兼互见。如《四诊抉微》中曰:“缓为胃气,不主于病,取其兼见
,方可断证。”正如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曰:“分别浮沉大小区”。以此来辨别缓脉之主病,甚为妥当。
若脾虚时所出现的缓脉,为缓而
无力,脉少神气,否则,即为正常人之脉象。常人之缓脉,表示正气充沛,脾胃调和,健康无病,谓之平脉。如《景岳全书》中曰:“缓脉有
阴有阳,其义有三,凡从容和缓,浮沉得中者,此是平人之正脉。”此外,若病重时出现缓脉则为邪去正复之佳兆。
(1)风与湿:凡风湿痿痹
的病人,正气虚弱,风寒湿痹之邪侵入筋骨,滞留不去,发为风湿痹痛,如《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中曰:“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
风,缓则为痹。”《伤寒论》中曰: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濒湖脉学》中曰:“缓脉营衰卫有余,或风或湿或脾
虚,上为项强下痿痹分别沉浮大小区。”《脉经》中曰:“寸口脉缓,皮肤不仁,风寒在肌肉。”
(2)脾虚:凡阳虚不足,脾土衰微,症见恶
寒肢冷,腹寒,泄泻等,皆可出现缓脉。如《景岳全书》中曰:“若虚寒者,必缓而迟细,为阳虚、为畏寒、为气怯、为疼痛、为眩晕、为痹
弱、为痿厥、为怔忡健忘,为饮食不化、为鹜溏飱泄,为精寒肾冷,为小便频数。”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曰:“寸口脉
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等,皆属此类。
(3)噎膈反胃:有部分噎膈反胃的病人,症见呕吐呃逆,咽下不利,胸膈满闷等,可以出现
缓脉。如《三指禅》中曰:“凡遇噎膈反胃,脉未有不缓者。”
(4)健康人之平脉:健康无病的病人,可以见到从容和缓的缓脉。如《三指禅
》中曰:“四时之脉,和缓为宗”。又曰:“四至调和百脉通,浑涵元气此身中。”《濒湖脉学》中曰:“缓脉阿阿四至通,……,欲从脉里
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中。”《脉理求真》中曰:“缓为平人正脉,无事医治。”(5)分部主病:《四诊抉微》中引汪滑合曰:“两寸浮缓,伤
风项背急痛,左寸沉缓心气虚,怔忡健忘;右寸沉缓,肺气虚短;左关浮缓,风虚眩晕,沉缓气虚,腹胁气结;右关浮缓,腹膨,沉缓,脾胃
气虚少食,从容和缓为平;尺逢浮缓,足痿;左尺沉缓,肾虚冷,小便数,女人月事多,右尺沉缓,泄泻,肠风入胃。”《濒湖脉学》中曰:
“寸缓风邪项背拘,关为风眩胃家虚,神门濡泄或风秘,或是蹒跚足力迂。”
《脉学阐微》“缓脉分部主病表”
左寸缓:心虚怔忡,健忘胸
满,气短。
左关缓:风虚眩晕,左胁胀闷不适。
左尺缓:腰痛足痿,小便数,遗精。
右寸缓:肺虚,咳逆,气短。
右关缓:脾虚脘闷,腹
胀少食。
右尺缓:腹冷泄泻,少腹冷痛。
(6)兼脉主病:浮缓风湿,沉缓寒湿,缓大伤风,缓弱气虚,缓涩血虚,缓滑痰滞,缓细湿痹,缓而
有力为有余,多见于燥热证;无力为不足,多见于虚寒证。
治疗法则
缓脉病证的治疗原则是以祛风除湿为主,但必须顾及所兼之脉证,而治
以清热,或温阳,或散寒,或健脾等法。如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如脉缓,怠惰思卧,四肢不收或大便溏泄,此湿胜,以平胃散。”《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诸湿证的治疗大法,必须在祛湿,利湿的同时,兼以扶正健脾,使脾健则湿自去
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曰:“缓则为虚”。认为缓脉以脾虚为主,如见缓脉者,应当首先健脾为宜。由于脾的功能主
运化水湿,喜燥而恶湿,所以,若见诸湿证当先实脾,使脾气得升,则湿邪可除矣。虽然如此,但临证时不可拘泥一法,必须辨证论治,方不
失中医之特色。正如《脉理求真》中曰:“尤必察其有力无力,以为区别,如使缓大有力,则为有余,其症必见燥热;缓软无力,则为不足,
其症必见虚寒。岂可一见是缓,便指属虚,而不合症为之分别乎。”
脉解
由于湿性黏腻,若气机被湿所困,阻滞脉道,使脉道弛缓,故脉见
怠慢缓滞之象;若由于气血不足,则脉道不能充盈,故脉见缓弱无力,皆为病脉。若百脉通畅,脉来从容不迫,和缓有神,来去均匀,脉道软
硬适中,不大不小,不浮不沉,一息四至,中医称此为有胃气之脉,是正常之脉象。
说明
湿性粘滞,气机为湿所困,或脾胃虚弱,气血不足以充盈鼓动,故脉见怠缓。有病之人脉转和缓,是正气恢复之征;若脉来从容不迫,均匀和缓,是正常人的脉象。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医加医疗器械| 膏药生产厂家|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02000535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