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脉
名称
促脉
脉象
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
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肿痈。
脉象歌
数而止,复又动,无定数,促脉形。
主病歌
促脉病,实热盛,阴液伤,痰食凝,
气血滞,或痰鸣,心房颤,肩背痛。
分部主病歌
左寸促,心火炎,热壅迫,或发斑;
左关促,积血痃,胁胀满,两肋连;
左尺促,欲亡阴,雷火灼,滑遗精;
右寸促,肺热恋,时咳嗽,多
痰涎;
右关促,脾引饮,腹痛满,痰食停;
右尺促,相火旺,邪热盛,乃阳亢。
各论
脉象
去来急速,数而时止,止又复来,但无定数。如《濒湖脉学》中曰:“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如厥之趣,徐疾不常。”又曰:“
促脉数而时一止”。
《脉经》中曰:“促为数中一止”。《四诊抉微》中曰:“促为急促,数时一止,如趋而蹶,进则必死。”《伤寒论》中
曰:“脉来数,时一止复来,名曰促。”《三指禅》中曰:“促脉形同数,须以一止看。”《脉理求真》中曰:“促则往来数疾,中忽一止,
复来有力。”
相类脉
(1)数脉:一息六至,脉来快速,无歇止现象。如《濒湖脉学》中曰:“数而时止名为促”。以此为别。
(2)结脉:迟中
一止为结脉,如《脉理求真》中曰:“促脉……,不似结脉之迟缓中有止歇也。”
(3)代脉:代为动而一止,止有定数,但歇止时间较长。如
《脉理求真》中曰:“代则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名曰代阴。凡促结等脉,皆属此类。不似促结之虽见歇止,而复未有力也。”


促主阳盛。凡实热证,如严重的热性病及炎症的高峰期,均可以见到促脉。此外,凡气、血、痰、饮、食的停滞而致胸满烦躁,血瘀发斑,
痰喘咳嗽等亦可以出现促脉。如《脉理求真》中曰:“促为阳邪内陷之象。凡表邪未尽,邪併阳明,暨里邪欲解,并传厥阴者,多有是脉,故
病必见胸满下利厥逆。且有血瘀发狂,痰食凝滞,暴怒气逆,亦令脉促。若中虚无凝,脉自舒长,曷为而有止歇之象乎。”
(1)阳盛火亢:症
见呼吸急促,发狂,斑毒等,如《濒湖脉学》中曰:“此为阳极欲亡阴,三焦郁火炎炎盛,进必无生退可生。”又曰:“促脉惟将火病医,其
因有五细推之,……或发狂斑与毒疽。”《诊家枢要》中曰:“促,阳毒盛而不能相和也,或怒气逆生,亦令脉促,为气粗,为狂闷,为瘀血
发狂。”
(2)心疾,痰饮:凡心气虚损,或痰饮内聚,症见心悸、气短、浮肿、咳嗽等,均可以出现促脉。如《濒湖脉学》中曰:“时时喘咳
皆痰积”。
(3)肩背痛: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曰:“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
(4)预测病情:如《脉义简摩》中曰:“若新
病得此,元气未散,不必深虑,但有如促之脉,或渐见于虚劳垂危之倾,死期可卜,或暴作于惊惶造次之候,气复自愈。”若热性病出现促脉
,初期偶然出现者,则无危险,倘若久病,重病出现促脉者,多预后不良。正如李时珍所曰:“进必无生退可生”。《四诊抉微》中曰:“促
而无力损小,为虚脱,阴阳不相接之候,虽非恶脉,然渐退渐佳,渐进渐死。”由此可见,促脉的进退对病情的预后很有参考价值。
(5)分部
主病:《四诊抉微》中曰:“左寸促者,心火炎炎;右寸促者,气逆痰壅;左尺得位,遗滑堪忧;右尺得促,灼热为定;促在左关,血滞为殃
;促在右关,脾官食滞。”
《脉学阐微》“促脉分部主病表”
左寸促:心热壅迫;
左关促:胁胀血滞;
左尺促:肾热,头眩,淋浊,便血

右寸促:咳喘,痰涌;
右关促:脘胀痛,呕恶食积;
右尺促:相火旺盛。(6)兼脉主病:浮而促者,阳明热盛;促而实者,邪滞经络;促
而虚者,心衰虚脱;促而涩者,血气郁滞;促而滑者,肺热痰涌。
治疗法则
临证时应根据促脉之病因及症状,予以辨证施治,如阳盛火亢者
,治宜清热泻火法;若兼表邪者,治宜清凉透表法;痰饮停滞者,治宜化痰逐饮法;心损衰惫者,治宜滋阴抑阳等法。
脉解
由于阳气极盛,
阴液大伤,或因痰食停滞,暴怒气逆,血瘀发狂等,致使脉气紊乱,故而脉见数中一止,止无定数,即为促脉。此外,由于心房纤维性颤动或
心脏代偿性搏动增强,心脏搏动次数不能依次传到桡动脉上,所以脉搏会出现数而时一止的现象。
促脉的产生,究其原因有两种情况:一是由
于气、血、痰、食等病邪滞留,阻其血液在血管中畅行,故脉来数中偶见一止,脉搏鼓指有力;二是若真元衰惫,阴血衰少,阴阳不相续接,
故血行在脉管中受阻,故脉来数中偶见一止,但必无力。
由此可见,促脉的形成,皆由于邪阻壅滞或心气不足致使脉气紊乱所致。
说明
阳盛实热,阴不和阳,故脉来急数而时见歇止,凡气血、痰食、肿痈等实热证,均可见脉促有力。若促而细小无力,多是虚脱之象,临床应加注意。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SDA药品评审中心| 化妆品招商网资讯| 卫生部|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医药代理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医药代理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医药代理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