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脉象_中医诊脉_中医脉学
细脉(小脉)
主病歌
细主湿,亦主虚,气血衰,精血亏,
呕吐频,遗泄痢,少不利,老年宜。
分部主病歌
左寸细,虚在心,惊梦多,或怔忡;
左关细,应肝经,阴血枯,虚劳逢;
左尺细,泄痢重,津血脱,并遗精;
右寸细,寒湿停,阳气衰,呕
逆并;
右关细,胃虚形,脾中湿,腹胀闷;
右尺细,丹田冷,须温补,阳复生。
各论
脉象
沉细而小,如丝线不断,应指细直而软。如《脉理求真》中曰:“细则往来如发,而指下显然。”《濒湖脉学》中曰:“小于微而常有
,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又曰:“细来累累细如丝,应指沉沉无绝期。”《诊家正眼》中曰:“细直而软,累累萦萦,状如丝线。较显
于微。”又曰:“细之为义,小也,状如线也”。故细脉有人称之为“小脉”。
相类脉
(1)微脉:轻取极细而无力,似有若无,欲绝未绝。与
细脉之形小如丝线,来去分明有别。如《诊家正眼》中曰:“微脉则模糊难辨,细脉则明显易见,故细比于微稍稍较大也。”《濒湖脉学》中
曰:“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脉理求真》中曰:“微脉……,不似……细脉之纤细有力也。”又曰:“细脉……,不似微脉
之微弱模糊也。”
(2)弱脉:沉细而软,重按乃得。如《濒湖脉学》中曰:“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之无有。”《脉理求真》中曰:“弱
脉……,不似……细脉之浮沉皆细也。”
(3)濡脉:浮细而软,按之即无,如水上漂绵。如《濒湖脉学》中曰:“濡形浮细按须轻,水面浮棉
力不禁。”《脉经》中曰:“极软而浮细。”
(4)弦脉:端直而长,如按弓弦,按之不断,应指有力,不似细脉之按如丝线,应指沉细而软,
以此为别。《脉经》中曰:“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
主证
凡诸虚劳损,如各种出血、贫血、遗精、津液大伤,年老体弱,气血
两虚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可出现细脉。此外,如内寒湿侵,脾肾虚损,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风湿病等疾患,亦可以出现细脉。
(1)诸
虚劳损:由于贫血,长期腹泻,遗精以及各种原因的出血等,而致气血虚衰,津液耗损。症见心悸,乏力,盗汗等。均可以出现细脉。如《濒
湖脉学》中曰:“细脉萦萦血气衰,诸虚劳损七情乖,若非湿气侵腰肾,即是伤精汗泄来。”如《脉经》中曰:“脉来细而微者血气俱虚。”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细则气少。”《脉诀刊误》中曰:“血少气衰……,脉所以细也。”《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篇》中
曰:“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善盗汗也。”
(2)阳气不足:如心、脾、肾之阳虚,气虚等均可以出现细小之脉。症见心悸、气短、自汗、
乏力、泄泻、阳萎、腰膝酸软等。如《脉理求真》中曰:“细为阳气衰弱之候。”《伤寒论》中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又
曰:“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诊家枢要》中曰:“细者,盖血冷气虚,不足以充故也……为内外俱冷,痿弱洞泄,为
忧劳过度,为伤湿,为积,为痛在内及下。”
(3)湿证:凡内寒湿侵,胃虚腹胀,消化不良、慢性腹泻、关节疼痛等均可以出现细脉。如《诊
宗三昧》中曰:“胃虚少食,冷涎泛逆。便泄腹痛,湿痹脚软,自汗失精,皆有细脉,但以兼浮兼沉,在寸在尺,分别而为裁决。”《脉经》
中曰:“关脉细虚、腹满。”又曰:“尺脉细微,溏泄下冷痢。”《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中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
细者,此名湿痹。”
(4)低血压:凡出现细而无力之脉象者,血压偏低。
(5)正常脉:若老年人及秋冬季出现细脉时,可视为正常脉象。如《
濒湖脉学》中曰:“春夏少年俱不利,秋冬老弱却相宜。”《四诊抉微》中曰:“春夏之令,少壮之人,俱忌细脉,谓其不与时合,不与形合
也。”由此可见,如果是青少年或在春夏之季出现细脉,为逆证。
(6)分部主病:《濒湖脉学》中曰:“寸细应知呕吐频,入关腹胀胃虚形,
尺逢定是丹田冷,泄痢遗精号脱阴。”
《脉学阐微》“细脉分部主病表”
左寸细:怔忡、失眠;左关细:肝阳虚损;
左尺细:泄利、遗精;
右寸细:咳逆、气短,胸满;
右关细:脾虚、胀闷;
右尺细:下元冷惫。
(7)兼脉主病:浮而细,自汗、气急;沉而细,下血,血痢,湿痹
;数而细,为热邪;紧而细,为寒邪;弱而细,为盗汗;涩而细,为血痹;弦而细,为肝虚。《四诊抉微》中曰:“虚劳之脉,细数不可并见
,并见者必死,细则气衰,数则血败,气血交穷,短期将至。吐利失血,得沉细者生,忧劳过度之人,脉亦多细,为自残其气血也。”
治疗法
则
细脉多为气血虚弱,阳虚胃冷之候。治宜益气养血,温中健脾之法。如果使用发汗、寒凉或攻下剂,必须慎重。如《四诊抉微》引李士材曰
:“尝见虚损之人,脉已细而身常热,不究其因,而以凉剂投之,使真阳散败,饮食不进,上呕下泻,是速之〓耳。经云:少火生气,人非此
火,无以道行三焦,熟腐五谷,未彻乎此者,乌可言医哉。”
脉解
由于气血虚弱,血管内血液减少,因此血管缩小变细,或因寒湿之邪阻遇
脉道,使其充实度减弱,故形成细软而小之脉象,即为细脉。如《脉诀刊误》中曰:“盖血行脉中,血既减少,脉所以细也。”
说明
细为气血两虚所致。营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气不足则无力鼓动血液运行,故脉体细小而软弱无力;又湿邪阻压脉道,也见细脉。若温热病昏谵见细数脉,是热邪深入营血或邪陷心包的证候。小脉即细脉,何梦瑶说:“小与大相反名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