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夫精者,身之本也。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名称
夫精者,身之本也。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说明
夫精者,身之本也。敌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故曰: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 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
所为“精”者,乃生命之泉源也。冬季知善于藏精气不外泄之人,春季则不生热病。夏季炎热时,吾人当汗出散热,今不汗出者,到了秋季必成疟病。这是一般人都会如此的。所以有“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说法。一天中自清晨日出到中午,此天阳最盛时,为阳中之盛阳。中午至黄昏时,天阳渐衰,乃阳中之阴者也。半夜子时至鸡鸣丑时,为天之至阴时,为阴中之阴也。从鸡鸣丑时至日出,天之阴已衰,乃阴中之阳也。此一日阳阴之消长,人亦如此合于自然之消长。光论人之阴阳,可说外表为阳,内里为阴。人身之阴阳,男则背为阳,腹为阴。女子相反,背为阴,腹为阳。如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脏为阴, 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主收藏转化之功, 皆属阴。赡、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等,所有消化排泄系统,皆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