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
名称
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
说明

黄帝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五藏有病, 则各传其所胜。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 若六日,传五藏而当死。是顺传所胜之次。故曰, 别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或痹不仁肿痛,当是之时, 可汤熨及火灸,剌而去之。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欬上气。弗治,肺即传而行之肝, 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胁痛出食。当是之时, 可按若刺耳。弗治,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瘅腹中热,烦心出黄。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浴。弗治,脾传之肾,病名疝瘕。少腹冤热而痛,出白,一名曰蛊。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弗治,肾传之心,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瘛。当此之时, 可灸可药。弗治,满十日,法当死。肾因传之心, 心即复反传而行之肺,发寒热,法当三岁死。此病之次也。

黄帝说,人体中五脏都互相运贯,且依其相生的顺序而运作。五脏中,一旦某一脏有病,会影响到被其所克的脏,如果无法施予正确之治疗,常态时有三个月,有时则六个月,急性病的短则三日,慢则六日,其傅入五臓不治而死。这是因病而致脏间以相克的方式傅递所致了。

因此能从诊脉上察出冑之阳气盛衰者,就可察出病因,病从何而来,能从脉上察出五脏阴气之盛衰者,就能断出病人生死之期。这就是因为时节属性与所病之脏腑,依五行相克的法则,知道何时会受到病邪最强力之伤害,终致运转停止而死亡。因此人体与自然界的节气是相通的,所以风邪是百病之始生所在,风寒直中于人,令人的皮毛直竖,毛孔闭,体热充斥于内无法散出, 于此时,可以用发汗的方法,使毛孔开而汗出, 病邪就会离开身体。病邪若已离表而较深入到肌肉,则会成为麻木不仁或生肿痛,此时当以热药烫布或火灸来熨贴所痛之处,或用针刺放血等来使病去。如果施治不当,病邪会入居于肺中,病“肺痹”,造成病人咳嗽气逆不下。如此时再不治愈,则病邪就会傅到肝上,这就是肺金克肝木,也就是逆傅,病名“肝痹”,又名为“厥”,会令病人胁痛且食入即吐,此时可按症状取用穴道,施用针术来治。如未及治愈,入肝之邪就会再傅到脾,病名“脾风”,病人会全身发黄且腹中热盛,烦躁不安,甚而汗黄或小便黄。此时仍可用汤药内服或按摩穴位或以热药水浸泡身体。如施治不当,则脾病必内传肾,此病名“疝瘕”,症状为小腹烦热而刺痛,大小便出白津,另一病名为“蛊”。这时候,也可按症施药去除病邪。如果治疗失当,病邪必由肾再傅入心,病人此时就会呈现出手足痉挛而拘急,此病名“瘛”,此际吾人可用针灸药物并施,以求病愈。如再失去治疗时机,只须满十日未除,必造成死亡。这是病人体内病邪移转的次序。若病邪属慢性疾病, 肾之病傅入于心,心为君主之官不受病,此病邪再反转回归肺中,肺于始病时即已受损,此时病复傅回肺,就成为肺病之发寒发热,此病已深且顽固,正常可再活三年,这是病势较缓时所傅变的法则。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