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歧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名称
歧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
说明
歧伯曰,经病者治其经。孙络病者,治其孙络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留瘦不移,节而剌之。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结络脉,剌出其血,以见通之。瞳子高者,太阳不足。戴眼者,太阳已绝。此决死生之要,不可不察也。手指及手外踝上,五指留针。
歧伯回答,病在经上则治其经,用补泻手法去虚实之症。病在表面孙络上,可在其部位放血。血液循环有障碍时,造成身体疼痛,治在其病的经络上。若病邪停在奇邪之腑,在奇邪之经脉, 可利用刺在井穴上放血,及四肢青脉处放血之缪刺法。病人为瘦弱体力不足的人,其病没有产生变化时,须用很恰当的刺法去病邪又不伤正气。上实下虚的病人,须延着经脉察诊,找出瘀结所在,针刺放血,以通其气血。眼珠上吊者,表示太阳经的脉气已绝断,眼球上翻看人的病人,则是太阳脉气不足状。这些都是决定生死的要件, 医者必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