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
名称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
说明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写有余,补不足。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ー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古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剌之度也。
吾人从脉诊或经络之走向,察知各阳经阴经病变所在。治病之初,必先去郁结不通之血络, 可立去其病之苦痛,再观察病邪之有余与不足, 然后对症去其所过之处,补其不足之处。
背部俞穴的测量法,首先以草量两乳之距离,取中间位对折成正三角形,再把其顶黠置大锥穴位,使底边成水平时,则两下角所到之处即为肺俞穴也。再将三角形下挪三椎,两底角所到之处即为心俞。再向下挪三推处,两底角左侧之位在正是肝俞穴位,右角之位是脾俞穴位。再向下挪三椎,两底角所到之处即肾俞穴。这是五脏的俞穴施用针灸的穴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