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 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
名称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 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
说明
帝曰,春亟治经络,夏亟治经俞,秋亟治六府,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所谓 少针石者,非痈疽之谓也。痈疽不得顷时回。痈 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傍三痏与缨脉各二。掖痈大热,剌足少阳,五刺而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阴经络者,大骨之会各三。暴痈筋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 足,治在经俞。腹暴满,按之不下,取手太阳经 络者,胃之募也。少阴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 员利针。霍乱,刺俞傍五,足阳明及上傍三。刺 癎惊脉五。针手太阴各五,刺经太阳五,刺手少 阴经络傍者一,足阳明一,上踝五寸剌三针。
歧伯回答,春季治病取穴宜用该病经脉之络穴,夏季治病宜用该病经脉之俞穴,秋季治病取穴宜用该病经脉之合穴,冬季时节天寒地冻,人体外表亦闭,气血内藏,此时则宜用药灭少针刺, 以免气泻。但这里所读少用针刺的意思,并非对有痈疸之病来说的,一旦遇有痈疸之病,须速用针刺法,立去病邪,以免病情扩散,伤害更大。
有痈病之人,医师用手按,常不能察觉,有时在有时不在。遇此状况,吾人可在手太阴肺经附近找压痛点施予三刺,及在胸前足阳明胃经处找压痛点,来施针刺。一旦发生腋下脓痈,病人必生高热,此际则须针刺足少阳胆经,在经上有压痛点选五位施刺。如果大热仍不退,改刺手少阴心经选三位有压痛点位来剌,再加上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及骨的会穴大杼穴施予刺法。如果是突发急性之痈疽,并从病处向筋及肌肉顺延发痛, 造成冷汗不止,小便不利者,其治在该病经之俞穴。如果腹部突然胀满,按之不减,也不排气, 则须取用手太阳小肠经的络穴及胃之募穴中脘 穴,加上背后肾俞穴附近距命门三寸都位的压痛点上下针五刺且用较粗之员利针来施治。
遇霍乱上吐下泻时,可在背部俞穴位选五处有压痛点位施予针剌,再加上足阳明胃经三里穴及上侧旁有三压痛点处下针。针刺治疗癫痫及精神病患者,可针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手太阳小肠经之阳谷穴,足太阳膀胱经之京骨穴,手少阴心经之通里穴,足阳明胃经解溪上五寸奇穴上下连刺三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