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歧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
名称
歧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
说明
歧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 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倶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歧伯回答道,邪气入侵人体首居风府位,沿督脉而下。人的表阳之气一日夜绕周身一次与病气交会于风府,人体抵抗力与邪争,如无法胜利, 则病邪必日下一椎,于是产生了每日稍迟发作的现象,这是因为病邪先入督脉造成的。因为卫气每日循环至风府时,必令人之肌肉腠理打开,此邪气则日入,故邪气一入则病发作,然后每日就增强且稍迟发作。
病邪自风府开始,每日向督脉行下一椎,二十五日后,邪到尾椎骨后。自第二十六日始,就进入脊椎之内,贯注在笫九椎肋之间,此时病邪会上行,九日后进入缺盆内,由于其病气每日升高,就呈现每日提早发作的现象。其中又有隔日发作的,这是病邪入于深处,近迫于五脏,连系着募穴原穴的地方,因气从表入里距离已长,居处过深,犹部队之入侵他国过于深入,行动必会减慢,无法与表阳之气同行,无法同出同入,就有隔日才发作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