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名称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说明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反寒多, 不甚热。刺手少阴。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 刺足厥阴见血。
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寒则肠中鸣,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 目眴眴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疟病在肺中,使人心部感觉寒冷,寒重时会觉得发热,热时易受惊吓,如见鬼魅者。可针刺手太阴与手阳明之经穴。
疟病在心脏者,令人心烦不已:想喝冷水, 一旦饮入,反生恶寒,不会有大热症状,可刺手少阴心经之经穴。
疟病在肝藏者,令人面色发青,叹息不止, 看起来死气沉沉,可针刺足厥阴肝经之穴并使出血。
疟病在脾脏者,会令人恶寒且腹痛。一旦发热则肠中鸣叫,声止则汗出。可刺足太阴脾经之经穴。
疟病在肾脏者,使人感到阵阵寒意,腰背椎处痛,无法转动腰部且大便不易排出。眼睛黑珠晃动,视物不明。手足冰寒。可针刺足太阳足少阴之经穴。
疟病在胃中时,会令人易饿但无法食入,强食就造成胁腹满而腹部胀大,可针剌足阳明与太阴之经穴,从络脉之位放血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