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
乱矣。
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 故气结矣。
歧伯答道,人大怒则气反行,严重时会吐血及下痢。因此气会更上逆了。喜能令人气和舒畅, 气血通利无阻,所以气会缓和。
人悲则令心脉拘急,肺叶伸张且抬高,以致上焦不通。气血无法散开,热气在中焦无法散出, 就令人气消弱了。恐惧则令人胆怯,却意一生即使上焦闭塞。上焦闭则令下焦上而复返下焦,使人腹胀,气就无法正常运行了。
寒气能使肌理毛孔闭塞,阳气无法行之于外表,故令气收敛在内而不出矣。
热气能令人毛孔肌理大开,气血流畅,汗大出,所以气就外泄了。
人受惊则心意无倚靠,神志恍忽不知所处, 谋虑不定,以致气机混乱了。
过劳会令人喘息大汗出,于是内外皆太过伤,造成气耗损不复矣。
思念能使心有所依靠,神志有所依归,正气因而停留无法正常运行,致令气郁结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