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钺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名称
歧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钺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说明

歧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钺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察后与先者, 知病先后也。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补写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写也。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经气已至,愼守勿失者,勿变更也。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近远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 制其神,令气易行也。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矫足□靳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歧伯答道,针刺虚证之时,用补气之法,其针下必生热感,此因气实则生热也。气过满实施用泻法,则针下必生寒感,此因气虚则生寒也。遇血络有鬰血时,采用放血之法,使坏血尽出也。邪时盛则须令其虚,在出针时采不按针孔之方 式。提针缓而进针快,能令气实,此时出针则须缓慢,起针后立按针孔,不令气泻。提针快而进针缓,能令气虚,此时出针则须快速,且起针后不按针孔,使气漓出。所谓实与虚之分,只须看寒热与气之盛衰即可知。若是似有似无不易区分的,即不易察知病所。察病时,须审明前因后果, 方可知病情之进展如何。确实的施予辅虚与漓实的手法,是医师不可忘却的法则。无法正确的掌握辅泻之时机与方法,此已离医术之正遒也。

施予补虚泻实的方法,惟九针术可达到最简妙的阶段,吾人当各得其宜,不可太过与不及。施予补泻的时机,须配合气血流注开阖的时辰。九针其名有九,即其针形各有不同,施予捕泻时, 需选用适当的针来做。

凡刺实症,必须使其盛气衰弱,其法是采用留针,待气聚至针下,方出针。刺虚症,必须使其气盛起来,其法是针入体后待气聚至,针下有热感时,方去针也。一旦经脉之气到时,千万紧守不可失去,不随便作变更的手法。针的深浅是视病在内在外而适时决定的。近取穴、远取穴皆能治病,是因能知深浅适中,得气至而动之时也。下针时须专心一致,切不可松懈怠慢,手掌如握虎般的有力,这是令气能至之故,医者能不想世间俗事,静察病人之症状,不为左右之言语所动, 必能凝心静气,使病家之邪气转为正气。能令病入信服,须先正本身之神,医者能令病入信服, 则气易行,病易愈也。

后段疑出自笫七十二阙篇,此处不释。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