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歧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 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名称
歧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 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说明
歧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 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 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人心意……(以下略)
歧伯答道,一为天,二为地,三为人,四为四季,五为五音,六为六律(黄锺,太簇,姑洗, 蕤宾,夷则,无射),七为七星,八为八风,九为九野。而人体各都与之相应,因证不同,取用之针亦不同,故有分“九针”。人的皮表如同天,人的肌肉如同大地,人的血脉如同人,人的筋如同四季,人的声音如同五音,人体中阴阳相合如同六律,人的牙齿五官如同七星,人体的呼吸如同八风,人体九窍及三百六十五经如同九野。所以有一镵针施用于病在 皮,二员针用于肌肉病,三鍉针用于血脉病,四锋针用在筋病,五□针用在骨病,六员利针用在调和阴阳,七亳针用在增益精气,八长针用在去除风邪,九为大针,用在流通九窍及三百六十五络之经气,来去除病邪,此为九针所主司之不同。
以下一百二十四字,字缺不尽意,吾可从省略,免生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