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 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
名称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 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
说明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 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
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
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死则俱死, 生则俱生。
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倶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黄帝答道,如果是这个问题,其对于治病是毫无帮助的,但医师如果知道,对于医道的了解会有帮助的。
心脏是五臓精华的来源也,眼目是其外窍所在,面部的气色是其盛衰之所在,因此人之品德高尚,则其目必和。人之得失心过重,必可从面色看出。因此人一悲哀则哭泣,眼泪是水所生的, 水之源头,必为积水之地。人体中有积水作用的是肾脏,阴水之精是肾臓的津液,此水之精之所以平常不出来,是因肾藏的机能控制住的,肾脏集水且包容之,故水不会任意而行也。
人体中,肾水津足其志乃生,火热之精藏之于心其神乃明,一旦水火相遇,必因神志倶悲, 所以目中有泪水出也。
俗话说,心悲即是志悲,肾之志与心之神共集于眼目中,当神志倶悲时,心之神气乃出,肾水之精因志悲而向上行不入肾,造成哭泣泪出。泪中带涕的现象,是出于脑中,脑居阴,脑为髓海,髓充满于骨中,自脑中渗出而为涕。
人之志能主骨之生也,其性相通,犹水之流出而涕从之,乃因同性使然也。人的涕与涙,好像兄弟一般的亲近,必同进同出也。
因此神生悲而志亦悲,造成泪与涕同时俱出无法抑止。这就是告诉我们同气相求之理,其泪涕同出而同止,乃因所属是同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