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药药网 / 医药资料 / 倪海夏—人纪之《神农本草经》讲义
多汗与无汗
说明
多汗与无汗
多汗与无汗,这两者实际是矛盾的。汗液要得到正常的排泄,跟机体阳气有很大的关系。《内经》说:“阳加于阴为之汗。”这说明汗是阳气蒸化津液,从腠理达于肌表而成的。因此,一旦机体阳气不足,不能正常蒸化,便导致汗液异常。所以《伤寒明理论》里面讨论到这个问题时说:“寒邪中经,腠理较密,津液内渗,则无汗。”那么无汗又怎么样呢? 它可以有很多原因,比如伤寒在表,或邪行于里,或水饮内蓄,以及亡阳久虚,都可以导致无汗。此外,阳气虚导致气血津液不能达于肌表,久可以出现麻木不仁、毛发干涸,肌肉萎弱等。所以在临床上常见到中风偏瘫的病人,往往回出现身体的一侧没有汗,而另一侧却很湿的情况。根据这种机理,久应该去温阳,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附子。就能达到温阳益气的效果,逐渐解决问题。
再一种情况是卫外的阳气不足,固摄津液无权,而出现多汗不止,这种情况比较好处理,就是扶阳益气,用桂枝家附子汤,黄芪建中汤加附子,是卫外的阳气不足很快就能得到改善,汗自然就能够敛下来了。另外,本身的阳气不足导致的心阳虚衰,不能正常地统摄心液,也可以导致汗出。现在教科书上没有提到肝阳不足这个概念,实际上肝阳太重要了! 但书上只提到肝肾阴虚,实际上,肝肾阳虚在临床上也多得很,肝肾阳衰,也就是肝阳的不足,不能够正常地收藏血液, 亦会导致汗出。所以,上中下三部的阳衰与不足,都可以导致汗出这种汗是异常的汗,治疗上还是应该扶阳,扶上中下三部的阳,只有阳够了,才能够镇纳群阴,是阴气得到正常的下降,阳气也才能够正常的潜藏,这样津液就不至于外泄了。因此在治法上采取回阳、收纳、温固,方用四逆汤、回阳饮、前仰丹、封髓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