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确诊断,明辩阴阳
中医的最高境界唯“阴阳”二字。所有中医诊断法的目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方法,获得最有效的信息,分清阴阳。为此,老师搏缆内经仲景之学及后世诸贤之书,总结归纳,以他高深的功力,为后生诸学建立了精确诊病的法门:
1、 望法 “上工治病,望而知之”,老师的望诊结合了周易之学,“形
神气血,五行定位, 色位生克,时色推移”是望法的核心。
2 、 问法 “十问”是常法,时医皆知,唯经老师临诊细解,方知其中奥妙,妙不可言。
3、 脉法
切脉之法源自上古,流传久远,由简而繁,使后学难得其神,而今人多喜以脉诊炫耀,华众取宠。老师怜悯,化繁为简,脉法关键是:识“四时平人之脉”,辩过与不及,知浮沉迟数、明中空结代,晓附骨阴实之象。
4、 触法
平常中医以此法为末学,弃而不学,间有知者,亦不全面。老师的触诊主要有几部分组成:(1)以手测皮温:皮表寒热变化是体内阴阳变化的重要外征,如额及手背应凉,手掌当热,重按手掌至骨可测骨之寒热等;(2)脊椎骨,背俞,经穴,疾病反应点探察,可迅速定位结实,肿瘤,等疾病;(3)腹诊,集合历代经方复诊之大成,直接指导经方的辨证使用;(4)耳诊:耳穴图是中华瑰宝,融诊治于双耳,诊断之时治疗已经开始了。
5、 眼诊法
倪氏眼诊是老师自创的独门绝学,非亲传实难得其精髓,短短几秒种, 竟能从小小眼睛中看出五脏的虚实,确定病之所,邪之性,令人叹为观止,其术合于歧黄之理,与四诊互相印证,可知师查病之细,辨证之准,放眼寰宇无人能出其右。
6、 辩阴阳法
老师临诊反复强调的“阴阳律”是中医诊断的最高境界,只有深刻领会了内经的阴阳四时变化的道理,气血循环的周天法度,才可能真正掌握阴阳辨证的奥妙。
如此详细周密的诊断法,看似简单,没有复杂的科学仪器,但已经含盖了人体这个“黑箱”所输出的所有信号,哪怕是最微弱的细节也没有忽略。现代医学所提倡的“疾病早发现、早治疗”,对真正的中医来讲是二千多年前就已经完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