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名称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说明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旋覆花汤方

诸位看这条辨,就看出散落掉的部份,刚刚讲肺脏时,怎么没有提到『肺着』?而肝就有『肝着』?肺着跑到哪里去了?这是不是少掉一个了?后面还少的更多,我们就会想:『肺着是个什么样子?』当然肺的状况很多,我们有很多汤剂可以治肺,不容易整理出来,我们先谈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在还没有严重的时候,只想喝热的,『但欲饮热』这个症状,我们就要用『旋覆花汤主之』。所谓的肝着,大家要有个观念,肝本身如果遇到湿气


比较盛时,湿就会停在这里。肝里面都是血管、血脉,湿盛时阻碍在这个地方的时候会使血脉过不去,血管受到湿的挤压就慢慢的变窄起来,变成一块一块在里边,中医叫做肝着,给西医看可能脂肪肝之类的。中医注意病人的症状,最初期的症状,他先『但欲饮热』,因为肝着的发生一定是寒,当中焦寒的时候病人会想说『我想喝热的比较舒服,喝冷的不舒服。』这就是最初期的症状。当肝着严重的时候, 胸腔里面就会紧绷的很难过。因为肝寒会造成里面有瘀血,肝血就没有办法进入肺,此时病家喜欢有人搥一搥,打一打他的胸部会很舒服。实际上就是肝脏的血没有办法到肺,转换成新的血,并不是喜欢有人在他胸腔上踩,只是打一打,被打的很舒服的那种感觉,中医此时就用旋覆花汤来治。
旋覆花又名金沸草,所以旋覆花汤又名金沸草汤,它本身通肺, 可以把肺气打开来,而且降逆气。所以只要胸腔胀满的很难过时,都可以用旋覆花来把胸膈的郁气打开来,其力量很强,是很强的药,也就是能够让胸腔的气整个扩散开来,而且令胸膈逆气下降,所以胸闷的现象会被它去掉。为什么要用新绛?新绛是我们过去的名词,现在到药房里买的话就是茜草,过去的衣料如果想要染一点红的上去,就是利用茜草来做染料。茜草专门攻瘀破血,而且是专攻肝脏里的瘀血块,所以本草里面写新绛主治破血,专门破血,入肝经。所以只要有肝着的现象,我们一定会用到新绛。为什么要加葱白?像我们的通脉四逆汤里也有葱白在里面,因为葱白能够通阳,就是通阳气,所以加葱白在汤药里一起煮,可以帮助药力的发散。此时甘草就不要用了, 因为我们要直接入肝,放甘草下去反而减缓药性,此处需要速战速决, 如果用甘草就不够快速了,也就不叫做旋覆花汤,旋覆花汤喝下去以后肺就不会那么闷,就不需要去拍打胸膈了。如果用西医的生理解剖学来看,我们肝脏有一条血管直接到大肠,全身就这条血管没有办膜, 平常一般的血管都有办膜,血过去不会回流,而这个血管没有办膜, 于是造成很多得到大肠癌的病人,于开刀一年后,癌症百分之九十都会移转成肝癌而死掉,因为肝与大肠是相通的。新绛攻下去以后再加上葱白,就可以把这些瘀血从这里导到大肠,然后从大便排出来,所


以是非常好用的一个药物。以后如果治疗肝病、肝肿瘤的时候,你看到我开的药有红颜色的,你会以为是硃砂,其实不是硃砂,而是茜草。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飢,食即呕吐。
『心中风』的症状是热。心是君主之官,本身不受病,心脏因为不断的跳动所以很热,动力本来就很大,现在加上中风就更热了,因为热力源自心脏发散出来,现在加上风的助燃,于是病人感到『翕翕发热』。所谓翕翕发热就是一阵一阵的热,跟心脏跳动的速度是同时的,心跳一下就热一下,『不能起』,是因为心藏神,中风令心过热后神不能固守,于是病人不能站起来,一起来就会头昏摔倒,因为心血会往头上冲。『心中飢,食即呕吐。』心中飢跟心脏没有关系,是胃里面感到很飢饿。当病家的胃火太大时,胃蠕动会加快,病人会呈现一直飢饿的状态,吃完东西后马上又想再吃,因为还是很饿,这是纯阳明经热症。但是如果在很饿的状态之下,吃下去马上就吐出来,这种症状就是心中风。因为病家的胃气热起来实际上是个假像,并不是真热,而是因为心脏过热传导入胃,看起来是很热,其实不是。火生土, 脾血是源自心脏,心脏过热一路下来传到脾,而胃本身是不需要那么多的热,现在因为心脏中风而过热,传下来的热会让胃蠕动加快,而实际上病家又没有办法吸收这么多,所以吃进去就吐出来,而真正的原因在心脏,心中风。
『当用黄耆防风以泄风』,把这个热去掉。如果是治疗皮肤表面的风,我们就用桂枝麻黄,如果在胸腔、在心脏位置的风,我们要用防己黄耆汤。防己、黄耆非常好用,能够把心脏的中风去掉,就是胸阳的风去掉。病家的胃本来不是蠕动很快,现在被蠕动起来于是感觉到饿,其实是因为心阳引起的热,不是真正有胃口。『食入则吐』,表示他胃里面有宿食在里面,这时候我们用甘草大黄把它清出来,后面还会再介绍大黄甘草汤,专门治疗因为宿食而造成食入即吐的现象。
『若漫用羚羊以熄风、犀角以凉心,前失之矣。』这是南派医生最喜欢用的药物,他们一看到热症就是羚羊、犀角等,管他是什么热都是


用羚羊犀角,像脑膜炎等发烧都是给病人吃犀角粉,现在犀牛角被禁用,南派医生就紧张了,因为他们没有其他可用的退烧药,而经方家就不会,因为我们从来不用这些药来退热的。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虫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所谓寒就是心被约束了。刚刚说的是热症,造成心会加速,热力会散出来。这段说的是心原本就是热,现在有寒束在外面,没有办法将热完全的散发出来,结果造成出来一部分热,但也停留一部分热在里面,这个时候病家就会感到胸口很辣,好像吃到大蒜般。不是吃到辣椒时辣辣的感觉,而是『噉蒜状』,就是无可奈何状,想吐又吐不掉,心口这边又很辣。当寒更严重的时候,就是『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这是鸟头赤石脂丸证。『譬如虫注』感觉到好像有虫在胸腔里面跑动,其实是有湿痰在中间纵膈膜上,这就是由寒湿所引起的, 因此乌头赤石脂丸本身可以去寒去湿『其脉浮者』。如果摸到病家的脉浮起来,代表寒湿走表了,因为是在胸膈上面,上焦病『自吐乃愈』, 寒湿会自口中吐出来,实际上吐出来的都是寒痰,这就是心中寒。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 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所谓『心伤者』就是情志内伤,是受到喜怒忧思悲恐,七情六慾所伤。过喜伤到心,情志病伤到心,会让心脏的力量不够而造成心血不足,这是心受到伤害。血量不够、心脏跳动亦不够强的时候,病人感觉到的症状是疲劳而且倦怠。『即头面赤而下重』,会这样子是因为我们身上的血量是固定的,现在讲的就类似西医的高血压。中风与心脏病都是心伤的一种,会发了又再发,发病之前是有预兆的,可是西医不知道。比方说病人手麻,西医认为手麻是外科的事,让你去检查看看肌肉组织关节有没有压迫到神经,或者是否是脖子的颈椎神经受到压迫。我们中医了解心伤的症状,是因为当心脏的血往上走时,心


血本身不足,血液进入脑后,后继没有力,血就停在脑上面下下来, 结果『头面赤』,脸就红红的,因为血下不来。血下不来的原因是后继血不足,为什么下肢会重?下肢静脉的血没有力量流回到心脏,当然就会下重,这都是因为心脏力量不够造成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家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就可以了。『心中痛而自烦』,这种心血不足时产生的症状是心脏里面痛,情绪会烦。这个烦是虚烦,血不足的时候会产生燥热,病人就会出现烦重的症状。『当脐跳』,为什么会当脐跳? 我们的下焦血脉、静脉的血没有办法完全流回心脏的时候,血会停在下焦,最后就顶到肚脐。肚脐这里本来有大静脉要流回心脏,最明显在这边跳,就是血要回来但是只能到肚脐,之后就无法完全上去,于是就停在这边开始跳,你摸上去感觉就是血管在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当我们血管充满血的时候,脉是很豪大、很奔放, 现在脉变得很细很弦,代表血不足,有阴寒在里面,虚寒的人才会看到,这是心伤所致。如果想知道一个人天生就是情绪比较郁闷型的, 我们不用看本人,看照片也可以知道。眼睛跟眉毛靠的很近是个想不开的人,这种病人最难治。他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但是脑筋里面又去空想了很多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没有答案的问题,想了半天当然不能解决。所以我常常跟病人讲:「你到我诊所来,你的病是我的问题,不关你的事。你的问题是回家把老婆孩子带好,工作做好, 把家顾好,你在那边空想是没有用的。」病人不懂医学,光是在那边想了半天,如果「去想」可以将病治好,当然是可以想,但是想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增加医师治疗上的负担,因此经常是我们帮病人治疗脾脏肿大或者治疗胃下垂,或者治疗肾脏病,或者治疗中风,结果病人还有心伤,在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去治心,多些问题出来。很多妈妈太太小姐们就是这样子,生病了很烦,去看病了,回家后还是烦。
心死脉,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死脉』,心脏即将停止的脉什么样的状况?脉『浮之实』,就是轻轻按到皮肤表面,就感觉到脉跳得很硬,根本就是等于是顶在皮


肤上面一样,这种状况是很亢进的,脉动『如麻豆』,就是实如按到豆子一样的感觉。按之『益躁疾』,你按脉稍重,就跳得更急,这就是死症无救了,这是真心脏脉。摸到真脏脉,心本身主的是洪大的脉, 硬硬的,我们在内经里面介绍过,当我们摸到病人出现何种真脏脉时, 就表示是那个脏出问题了,就是摸到这个脉,代表这个脏没有功能了, 真脏脉就死脉。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所谓『邪哭』,就是一个人在那里悲哭,无因的哭。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在中医的观念里面,是因为魂魄不安。魂,讲的是肝。魄, 讲的是肺。肝主血,肺主气,心藏神,神主管魂和魄,这是中医的病理学。如果魂和魄都不安定,病在心脏,心神一定不足,是心脏气血两不足的现象。『血气少者属于心」,原因是来自心,才造成魂魄不安。我们的魂魄能很安定,基本上就是因为心血供应给肝、供应给肺都是很充足的。『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就是神不守的时候就会产生害怕,看到什么人都怕,譬如精神病患就是中医讲的心气很虚。
『合目欲眠』就是眼睛闭起来想睡觉,但是却『梦远行』,跑得很远很累,本来就已经很累了,现在连做梦都得要远行就更累。
中医讲『神不能统魄』,魄本身主静,魄失静的时候,就会梦到往远方去跑,魂与魄都是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而精神离散』,这时候『魂魄妄行』是因为心血不足,造成魂魄妄行。所谓『阴气衰者』魂本身藏在血里面,血就是阴,讲阴气衰就是讲血衰,血不足病人就会产生癫的状况。如果是气不足,就是阳不足的话,『阳气衰者』病人会发狂,这是魂与魄的关系。实际上,我们在治疗癫痫、狂症的时候,我们针灸里面的十三鬼穴都可以用。用处方的时候,永远掌握这个原则就可以把癫痫治好。我们在针十三鬼穴的时候同时需要开补虚的药,开化痰、祛痰的药,因为病人必有许多痰涎壅塞在肺与心包之


中,所以癫痫病人发病时,一定是痰鸣很重,我们必须想办法先把病家的痰化掉,在开化痰药的同时,也要把他的气血补足,这些药需要同时配合在一起使用才行将病治好。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润润而短气。

在我们中医的观念里面脾是湿脏,脾脏跟心脏一样,需要把血挤出去以完成正常的循环。如果风进入脾,叫做脾中风。风就是热,就是热跑到脾室里面和湿合,就变成风和湿并结在脾。风湿在脾的时候, 心血无法完全进入脾脏,变成阵阵的进入,因此也会有一阵一阵发热的症状。『形如醉人』,醉人就是我们喝醉的时候脸孔红、四肢软,好像喝醉的状况。因为脾湿在中膈堵到,心脏的血本应进入脾脏,但是无法完全做到,使得上焦的血因为没有办法顺利下来而停在头上面太久,也会产生这种面红。湿的性很重,它的性是向下的,过盛的湿沉积在下焦,『腹中烦重』就是腹部很沉重的感觉。『皮目润润而短气』, 我们的上眼皮和下眼皮这部位主脾胃,平常眼睛能够开阖就是靠脾胃的功能。湿在脾脏里,脾主肌肉又主眼皮,这个时候眼皮就会抽筋式的跳动。脾脏肿起来会让下方腹部变大,腹腔里都是湿,横膈膜被顶在上面,呼吸时无法下降,就会产生短气,这就是脾中风。
脾死脉,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如果问:「老师,怎么没有脾中寒?」这就是失落的部份,就是小徒弟替师父拿书出去,结果绊到门槛摔倒,所以中国以前用门槛多高来区分贵贱不太好。『脾死脉』,你怎么知道病人的脾脏快要衰竭了? 即将死了?可以从摸病人的脉而知,浮脉而且脉形大又硬,按下去感觉好像酒杯倒置在那里,摸脉时感觉脉两边是凹下去,中间脉挺在那边,但两边是滑下去的、直直的,有时左右会摇一下,就是脾脏功能将耗尽,很危险了。如果病人脾脏有问题,再摸到这个脉就将死亡了。有时脾的真脏脉会冲到鱼际这边,有时候又往尺下走,这个脉出现就是脾将死之症。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医药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链接:医药研究数据| 医药资料| SDA药品评审中心| 中医网| 中药处方系统| 爱视立眼贴
专业提供药品信息、药品招商、药品代理、保健品招商、医药原料采购供应的中国药品信息网站平台
版权所有 © 2003-2028 盗冒必究  客服热线:0575-83552251 / 13754370441  QQ客服:药品信息客服
浙ICP备16010490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22093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浙)-经营性2023-0215 浙公网安备:330683240604819103159
 医药代理商群1: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医药代理商群2: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2医药代理商群3:药药网药品采购交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