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九:「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 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
名称
二三九:「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 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
说明
二三九:「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 不恶寒,但恶热,身重;若发汗,则燥,愦愦及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
脉浮而紧,代表的是有表证、表寒,咽燥口苦,肠胃里面太热,喉咙就干燥了,照理说胆汁应该往下走,遇到肠胃里面太热了,胆汁就逆行往上,就会口苦,腹满而喘,有可能是太阴的湿证胀满,也有可能是大便堵到的胀满,发热汗出,有表证,但是病人又不恶寒,但恶热,身重,只有湿很盛的时候,病人会身重,遇到这种情形,表示太阳、少阳、阳明都有了病,若发汗,则燥, 如果发汗,只去太阳,就没管到少阳、阳明,发汗后会燥,因为里面已经有阳明证,这时候小柴胡汤最好,愦愦及谵语,不但燥而且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如果烧针,津液丧失会很多,血里面会更热,会燥不得眠,若下之,则腹如故。小便难也,攻下的时机一定要确定大便结实,现攻下后腹如故,就是攻太早了,因为他并不是真正大便结实,结果把津液都攻出来了,小便就没有了。如果临床上遇到不得已的情形,有本条的症状但又必须攻下的时候,可以在攻下的时候,加上一些固阳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