芫花
别名
芫花、芫、去水、败花、赤芫、儿草、毒鱼、杜芫、头痛花、闷头花、老鼠花、闹鱼花、棉花条、大米花、芫条花、野丁香花、九龙花、浮胀草、地棉花、银腰带、小叶金腰带。
形态
落叶灌木,高可达1米。茎细长而直立,幼时有绢状短柔毛。叶通常对生,偶为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3~5.5厘米,宽5~20厘米,略为革质,全绿,先端尖,幼时两面疏生绢状细柔毛,脉上较密,老时上面渐脱落;叶柄短,密布短柔毛。花先叶开放,淡紫色,通常出于枝顶叶腋,3~7朵簇生;花酶性,无花瓣;萼圆筒状而细,长约1厘米,密被绢状短柔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长不及1厘米;雄蕊8,2轮,着生于萼筒上,不具花丝;雌蕊1,子房上位,1室,花柱极短或缺乏,柱头头状。核果革质,白色。种子1粒,黑色。花期2~4月。果期5月。 干燥花蕾呈弯曲或稍压扁的棒锤状,长约1厘米,直径约0.3厘米,常单朵或3~7朵成簇。上端稍膨大,裂为4片,淡黄棕色,下端较细,灰棕色,密布白色绒毛。花心较硬,呈紫红色。全花质软。气微香,久嗅能致头痛,味微甘。嚼之有辣感。以花蕾多而整齐。淡紫色者为佳。 产安徽、江苏、浙江、四川、山东、福建、湖北等地。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黄芫花,为同科植物河朔芫花的干燥花蕾。与芜花相似而略小,长约0.3~1厘米。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有白色细绒毛。 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亦同等使用。
生长地
生于路旁、山坡,或栽培于庭园。分布福建、浙江、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
采制
春季花未开放前采摘,拣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芫花:拣净杂质,筛去泥土。醋芫花:取净芫花,加醋拌匀,润透,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醋吸尽,呈微黄色,取出,晾干。(每芫花100斤,用醋25斤)
化学成分
芫花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及谷甾醇;另含苯甲酸及刺激性油状物。
应用
1,胸胁停饮,水肿,臌胀.2,头疮,白秃,顽癣.
混合
辛苦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1,胸胁停饮,水肿,臌胀.2,头疮,白秃,顽癣.
用量
内服:煎汤,0.5-1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含漱。
应用2
1,胸胁停饮,水肿,臌胀.2,头疮,白秃,顽癣. 治痰饮癖积,喘咳,水肿,胁痛,心腹癥结胀满,食物中毒,疟母,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