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梧桐
别名
臭梧桐、海州常山、海桐、臭桐、臭芙蓉、地梧桐、秋叶、八角梧桐、凤眼子、泡花桐、楸叶常山、矮桐子、岩桐子。
形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约3米或3米以上。茎直立,表面灰白色,皮孔细小而多,棕褐色;幼枝带四方形,表面有褐色短柔毛。叶对生,广卵形以至椭圆形,长7~15厘米,宽5~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以至截形,全缘或有波状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羽状,侧脉3~5对,幼时两面均被白色短柔毛,老时则上面光滑;具叶柄。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具长柄;花多数,有气味;萼带赤色,下部合生,中部膨大,上部5深裂,裂片卵形以至卵状长椭圆形;花冠白色或狡红色,下部合生成细管,先端5裂,裂片长椭圆形;雄蕊4,花丝伸出;子房为不完全的4室,花柱伸出,柱头分叉。核果,外围宿萼,果皮呈蓝色而多浆汁。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于路边、山谷、山地、溪边。分布甚广,由河北南至浙江、福建,西至湖北、四川等地。 本植物的花(臭梧桐花)、果实(臭梧桐子)、根(臭梧桐根),以及根皮捣成的胶汁(土阿魏)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干燥小枝类圆形,或略带方形,棕褐色,具黄色点状皮孔,密被短柔毛。叶对生,广卵形以至椭圆形,上面灰绿色,背面黄绿色,具短柔毛,叶片多巳皱缩、卷曲,或破碎;叶柄密被短柔毛。花多已枯萎,黄棕色,有长梗,雄蕊突出花冠外;已结实者,花萼宿存,枯黄色,内有果实一枚,灰褐色,三棱状卵形,有皱缩纹理,枝叶质脆易折断,小枝断面黄白色,中央具白色的髓,髓中有淡黄色分隔。有特异臭气,味苦而涩。以花枝干燥,带有绿色的叶,无杂质者为佳。
采制
8~10月开花后采,或在6~7月开花前采,割取花枝及叶,捆扎成束,晒干。 拣去杂草,用清水略浸,润透,切成1厘米长的小段,晒干,生用。
化学成分
叶含海州常山素、内消旋肌醇、生物碱、刺槐素-7-二葡萄糖醛酸甙。并分离出二种苦味成分。 本品尚含臭梧桐素甲、臭梧桐素乙、海州常山苦素A及海州常山苦素B。
应用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2,高血压病.
混合
辛苦甘凉,归肝经. 祛风湿,活络,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2,高血压病.
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浸酒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研末调敷或捣敷。
应用2
1,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2,高血压病. 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痔疮,痈疽疮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