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别名
 
     山楂、朹、鎳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实、棠梂子、赤枣子、山里红果、酸枣、鼻涕团、柿樝子、山里果子、茅樝、猴樝、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
  
 
 形态
 
     ①山楂  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8米.树皮暗棕色,多分枝,枝条无刺或具稀刺。单叶互生;具托叶,托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2~4匣米;叶片阔卵形、三角卵形至菱状卵形,长6~12厘米,宽5~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5~9羽状裂片,裂片有尖锐和不整齐的锯齿,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色较淡,两面脉上均被短柔毛。花10~12朵成伞房花序;花梗被短柔毛;萼片5,绿色,基部连合成杯状,上部5齿裂;花冠白色或带淡红色,直径8~13毫米,花瓣5,离生,倒宽卵形,长和宽均为6毫米;雄蕊20,不等长;心皮5,子房下位,5室,各室具一胚珠,花柱5,柱头圆形。梨果球形或圆卵形,直径约2.5厘米,深红色,具多数白色斑点,果之顶端有外曲的宿存花萼。种子5枚。花期5月。果期8~10月。    生于河岸的砂土或干燥多砂石的山坡上.栽培于东北南部、华北以至江苏一带。    ②野山楂,又名:小叶山楂、山果子。    落叶灌木,高达1.5米。枝条具刺,嫩枝被白色绒毛。单叶互生;托叶近卵形;叶柄长约3毫米,有时无柄;叶片倒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长1.5~6厘米,宽0.8~2.5厘米,先端尖,不裂或3深裂,边缘有缺刻及不整齐锯齿,基部楔形,渐窄缩。花5~6朵簇生成伞房花序;萼片5,卵状披针形,外侧密生细毛。梨果较小,呈红黄色,近圆形,直径约1~1.5厘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①北山楂  为植物山楂的果实,呈球形或梨形,径约2.5厘米。表面深红色,有光泽,满布灰白色细斑点;顶端有宿存花萼,基部有果柄残痕。商品常为3~5毫米厚的横切片,多卷缩不平,果肉深黄色至浅棕色,切面可见5~6粒淡黄色种子,有的种子已脱落;有的片上可见短果枘或下凹的花萼残迹。气微清香,味酸微甜。以个大、皮红、肉厚者为佳。    主产山东、河北、河南、辽宁等省。陕西、山西、江苏亦产。    ②南山楂  为植物野山楂的果实,呈类圆球形,直径0.8~1.4厘米,间有压扁成饼状.表面灰红色,行细纹及小斑点,顶端有凹窝,其边缘略突出,基部有果柄残痕。质坚硬,核大,果肉薄,棕红色。气微,味酸微涩。以个匀、色红、质坚者为佳。    主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    此外尚有下列同属植物的果实在少数地区亦作山楂入药。  ①山里红  叶片宽卵形,3~5羽状深裂。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5厘米,红色。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山东、江苏等地。    ②湖北山楂  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中部以上3~5裂;刺长1.5厘米;果实圆球形,直径约1~2.5厘米,黑赤色,有显著的小斑点。分布我国中部及陕西、江苏各地。    ③辽山楂  叶先端3~5裂,基部楔形,花药淡红色或紫色,果实鲜红色。分布东北及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地。    ④云南山楂  叶片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常不裂,边缘具锯齿;果实近球形,暗红色或黄色带红褐色晕斑。分布西南及广东、广西等地。  
  
 
 生长地
 
     生于山谷或山地灌木丛中。主产河北、山东、辽宁、河南。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山楂采得后,横切成厚1.5~3毫米的薄片,立即晒干。野山楂采得后,晒干即可,或压成饼状后再晒干。商品山楂片称为"北山楂";野山楂称为"南山楂"。山楂:拣净杂质,筛去核。炒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焦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取出,晒干。山楂炭:取拣净的山楂,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纲目》:"九月霜后取山楂实带熟者,去核,曝干。或蒸熟去皮核,捣作饼子,日干用。"
  
 
 化学成分
 
     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金丝桃甙(hyperin)、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 山楂酸(crataegolic acid) 、柠檬酸(citric acid)、苦杏仁甙(amygdalin)等。
  
 
 
 
 应用
 
     1,肉食积滞证.2,泻痢腹痛,疝气痛.3,瘀阻胸腹痛,痛经.4,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细菌性痢疾等.
  
 
 混合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1,肉食积滞证.2,泻痢腹痛,疝气痛.3,瘀阻胸腹痛,痛经.4,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细菌性痢疾等. 
  
 
 
 用量
 
     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应用2
 
     1,肉食积滞证.2,泻痢腹痛,疝气痛.3,瘀阻胸腹痛,痛经.4,单用本品制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细菌性痢疾等.  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癥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露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